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隗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秋日酬王昭仪》是宋末元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无声之场景写愁绪;颔联陈述作者同王昭仪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自然,表达对宋室的追念;尾联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全诗共五十六个字,多撷前人语词入诗,却能一如己出,凄切悲凉不稍减,含蕴丰富,有历史纵深感。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1)泪痕深。
忧愁到浓烈的时候拿酒来自斟,挑亮灯端祥宝剑不觉泪痕已深。
黄金台(2)隗(3)少知己,碧玉(4)调将空好音。
黄金台尚且羞愧缺少知己,碧玉歌即将自叹空有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5)故乡心。
秋风里万叶飘摇孤馆的梦难成,夜雨中一盏昏灯唤取思乡的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6)萧萧入短襟。
昨夜里庭院前面的梧桐私语,那萧萧寒气吹入我短薄衣襟。
(1)挑灯看剑:用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句意。
(2)黄金台:据《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3)隗:鲍本《水云集》作“愧”。
(4)碧玉:《乐府诗集》卷四十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湘:鲍本《水云集》作“将”。
(5)一灯夜雨: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句意。
(6)劲气:寒气。
汪元量在宋末供奉内廷,即以琴艺事谢太后与王昭仪。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一同被虏入燕,历十余载,后汪元量乞为道士南归。被押北上和监居大都期间,汪、王二人“琴书相与无虚日”(王清惠《送水云归吴诗序》),多有诗歌唱和,《秋日酬王昭仪》此诗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