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少年(2)不识(3)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4)。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而今识尽(5)愁滋味,欲说还休(6)。欲说还休(6),却道天凉好个秋!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1)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2)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3)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休,停止。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