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元代〕 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望江南·幽州九日》是宋末元初词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即景生情,叙写囚禁客馆,长夜无眠,含悲忍泪,思念遥远的家乡和亲人。下片搔首长叹,将家国之恨融入身世之感,时逢重九,更加使人肠断肝裂,无可奈何,只得“和泪捻琵琶”,聊以一曲表达佳节思亲之情。此词朴实自然,语极沉痛,表达了阶下之囚的心声,读来凄恻动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官舍(1)悄,坐到月西斜(2)永夜(3)角声(4)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官方馆舍里十分静悄,夜晚难眠一直坐到明月西斜。漫漫长夜里阵阵角声,凄厉悲凉好像是在自语;这亡国被俘的幽囚之客,愁破了心胆正在日夜思家。可是南方北方各自是天涯。

肠断裂,搔首(5)一长(6)绮席(7)象床(8)寒玉枕(9),美人何处醉黄花(10)。和泪(11)琵琶。

愁苦的肝肠断裂,心中烦乱不禁搔首一声长叹。想那旧日宫殿里绮丽的席子、象牙床和碧玉枕,君王九九重阳何处与臣下醉饮黄花下。只好和着泪水弹琵琶。

注释

(1)官舍:官方的馆舍。作者初到燕京时,被拘留于会同馆内。

(2)月西斜:指拂晓时分月将落。

(3)永夜:长夜。

(4)角声:军中号角声。

(5)搔首:用手挠头。

(6)嗟:叹息。

(7)绮席:华丽的卧具。

(8)象床:镶有象牙的床,床的美称。

(9)寒玉枕:用碧玉做的枕头。

(10)黄花:指菊花。

(11)捻:弹奏琵琶的一种指法。

创作背景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进逼临安城下,谢太后奉表献国。元军掳少帝、全太后及嫔妃、宫人以下百余人北迁。作为宫廷乐师的汪元量,则随有病在身的谢太后,于同年秋俘抵大都,也就是词题中的“幽州”。《望江南·幽州九日》此词当作于北行大都期间的某个重阳日。

拼音版

wàngjiāngnán··yōuzhōujiǔ

guānshěqiāozuòdàoyuè西xiéyǒngjiǎoshēngbēixīnchóuzhèngjiānánběitiān

chángduànlièsāoshǒuzhǎngjiēxiàngchuánghánzhěnměirénchùzuìhuánghuālèiniǎn

作者简介

汪元量

汪元量

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

汪元量(约1241—1317),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进士出身。宋度宗时,以善琴而为宫廷琴师。元军攻陷临安后,他随三宫被掳北上至元大都,其间常往狱中探视史天祥,彼此以诗唱和,成为知交。后出家为道士,始得放还南归,浪迹江湖,了却残生。其作品,格调凄恻哀怨。著有《水云集》《湖山类稿》,词集《水云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