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
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
因大笑而别。
《天目》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文章记述作者游览天目山的过程。开头对天目山作总体介绍,接着集中笔墨依次写出天目山的七绝景色,最后依时间顺序按游踪轻点几处景物。全文结构严谨,对话幽默风趣,言谈笑貌历历在目,体现了景中有人的特点,同时景物描写精练、形象,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天目山曲深奇古难以名状。由双清庄至山顶,约有二十余里。大凡山深就多荒凉,尖峭就少迂曲,形状古朴就乏妩媚,架势粗大就不灵巧,以至于山高而水少,岩石险峻而树枯,这些都是山之缺憾。而天目山到处有沟壑,飞流淙淙,知万丈白练,此堪一绝。石色清亮,形状奇巧,石径曲折,石壁高耸陡峭,此堪二绝。虽山幽崖险,但庵堂庙宇精巧雅致,此堪三绝。我平素不爱听雷鸣,而天目山雷声极小,听来如婴儿之啼,此堪四绝。早起看云,在绝壑下,白云如棉絮,翻飞浪涌,整一个琉璃海,穿出浮云的座座山尖就像水上浮萍,此堪五绝。而变化最大的当数流云,常出奇观,不是久居山中之人不可能看尽它的千姿百态。山上树木,大的将近四十围,松树的形状如同伞盖,高不过数尺,一株值万余钱,此堪为六绝。天目山头遍茶之香远胜过龙井,笋味与绍兴的破塘相似,然清香远远过之,此堪为七绝。我想,大江之南,修炼归隐之地,没有比此地更好的了,便有了些出世的想法。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
夜宿幻住,第二日早起看云,上午已时登上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自活埋庵寻旧路下山。天多日睛朗,山僧以为好兆头,下山便道贺。山中有僧人四百余,都恭谦殷勤,争着劝饭。临行,几位僧人说:“荒山僻小,实在不值一看,是否?”
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
我说:“天目山与我们都有些缘分,所以诸位不必过谦,我也不敢溢美。”
因大笑而别。
于是大笑着分别。
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五年 (1597) 辞去吴县令后,进行了一次颇具规模的东南之游,曾游天目山,并写了两篇游记。此为第一篇。《天目》这篇游记在袁宏道文集吴郡本中题为“天目一”,在袁宏道文集佩兰居本中题为“天目二”。
《天目》此游记突出特色是全景着笔,抓住景物主要特征,将天目山的奇丽景色、特产等概括为“七绝”,分类逐一描绘,引读者全面领略天目山优美风光。文章开头对天目山做了总体介绍,“幽邃奇古”四字是总的特点。“可二十余里”写从山脚至山顶的高度。按一般写法,接下来应以行踪为序或按景观分别描述,而此文却以一段议论插入,用了三组对偶句,概述了诸山的缺陷,用以反衬天目山“幽邃奇古”之美,同时也使文章增添了波澜。
下面集中笔墨写天目山的七绝景色。这里不以游踪为序,而是按景物分类描述,文笔清新,富有形象性。写水,山多瀑布,飞流淙淙,如万匹白绢,悬于天际,此一绝也。这里从瀑流之多,色之白,声之响,状之奔泻等几方面来写,决无“山高水乏”之缺陷。写山,山色苍润,郁郁葱葱,山峦深奥奇巧,山径曲折蜿蜒,山壁竦峭斗立,此二绝也。从四个方面写出山的风采神韵,绝不是“石峻毛枯”的山峦。写庙,“庵宇皆精”,掩映于幽谷悬崖之上,此三绝也。故此山为“道教三十四洞天”。写雷,雷声甚小,若婴儿啜,此从侧面烘托天目山空旷高远,此四绝也。写云,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大地如琉璃海晶莹剔透,众多山峰涌出云层,如水上浮藻游动,此五绝也。这里运用巧妙的比喻,绘出云之色彩、动势,而且还以大地、山峰从侧面表现了云海的动态美、光泽美。写松,是粗“四十围”,高“不逾数尺”,树冠如盖,与他山之松不同,此六绝也。写茶笋等特产,茶味香,远胜杭州龙井; 笋味美,清远过破塘竹笋,此七绝也。作者以排比句式,比喻修辞法为读者展现了天目山胜景。面对如此山水,不能不赞誉此是大江之修行隐逸之胜地,于是产生出资结室于兹的想法,此从侧面进一步烘托了天目山神采。
在分别描述天目山七绝之后,作者才依时间顺序,按游踪轻点几处景物。先写第一天晚上宿幻住庵,幻住庵是中峰道场,离山脚十几里路,其景观空阔、众多,然而此文仅以“晨起看云”一笔带过。然后写“登绝顶”,晚上又宿高峰死关。第二天,“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对活埋庵亦是一笔带过。“活埋庵”何以名之,作者未释,留给读者思考。最后记述了山僧执礼甚恭,语“不足当巨目”之谦词及作者对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的诙谐话语,都在点文题“天目”, 至此作结,行文严谨。对话的幽默风趣,言谈笑貌历历在目,体现了作者景中有人的特点。景物描写精练、形象,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天目》文章起首便写“山之病”,忽而笔锋一转却托出天目七绝来:不仅水美、石俊、云奇、树贵、茶香、笋鲜,甚至连雷声也如婴孩呢喃,可见是为扬而先抑了。写尽天目之美又信笔记游:“宿幻住”,又宿“高峰、死关”,又自“活埋庵寻旧路”,虽一字不出山之险,却也令人提心吊胆。及至与山僧对话,非但幽默,而且以天目之子辈论天目,自有一种亲切,也使七绝之赞有了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