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表现了诗人与留居九州三十七年的日本人晁衡的深厚情谊。诗人先描绘出一幅路程遥远、归途风光、回国后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晁衡归舟安全的忧虑;最后预祝友人一路顺风,却又感叹别离后音信难通,流露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挚情谊。全诗神采焕发,情景交融。
积水(2)不可极(3),安知(4)沧海东(5)。
辽阔的大海不能达到它的尽头,怎么能知道大海以东的地方什么样!
九州(6)何处远,万里若乘空(7)。
中华九州离哪里最远?相隔万里之遥的日本好像在天空一样。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8)。
面对着你的国家只要看太阳升起,回国的帆船只有等待定期的信风。
鳌(9)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海中的大鳖身影把天都遮黑了,鱼的眼睛把大海的波浪都照红了。
乡树(10)扶桑(11)外,主人(12)孤岛(13)中。
你故乡的树木在扶桑国的大地上,你国家的主人住在孤岛里。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14)通。
我们分别之后就要天各一方,怎么才能够互通音信呢!
(1)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唐玄宗开元五年(717)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名为晁衡。历仕三朝(玄宗、肃宗、代宗),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770)卒于长安。
(2)积水:指海。
(3)极:尽头。引申为达到极点、最大限度。
(4)安知:怎么知道。
(5)沧海东:东游以东的地方,这里指日本。
(6)九州:这里指海外大九州。
(7)乘空:乘空中风而行。
(8)信风:任风。
(9)鳌:传说中的海中大龟,—说大鳖。李白《猛虎行》有“巨鳌未斩海水动”的诗句。
(10)乡树:乡野间的树木。清朱彝尊《送金侍郎鋐填抚七闽》诗之一:“玉节官桥河畔柳,锦帆乡树越中山。”
(11)扶桑:地名。《南史·夷貊列传》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其上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扶桑”一词,时而指地名,时而指神话中树木,有时也作为日本国的代称。这首诗中的“乡树扶桑外”,意思是说日本国比扶桑更远。
(12)主人:指日本国王。
(13)孤岛:指日本国。
(14)若为:怎样。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随日本遣唐使来九州留学,改姓名为晁衡。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晃衡乘船回国探亲。临行前,玄宗、王维、包佶等人都作诗赠别,表达了对这位日本朋友深挚的情谊,其中以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这一首写得最为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