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虎踞龙蹲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生。

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乱石》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的前两句写石点题,描绘石积于地,如虎伏龙卧,却纵横散乱,紧扣题目之“乱”字,以暗示有志才士失志受挫之意,其中寄寓了诗人的不平之志。后两句因石而寄慨,运用魏晋高士阮籍的典故以讥讽的笔调抒发真正自己的才志不得其所的悲愤之情。全诗咏石实为悲人,表现了作者受到压抑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隐含着作者对当时黑暗的政治局面以及妒贤嫉能的权贵官僚的强烈不满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虎踞龙蹲(1)纵复横,星光渐减雨痕(2)生。

乱石如虎踞龙蹲满地纵横,陨星的光芒渐灭雨痕渐生。

不须(3)(4)(5)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6)

不要把东西通道全都阻塞,会哭坏了那位厨头阮步兵!

注释

(1)虎踞龙蹲:形容怪石雄伟之状。此用以暗示有志于世的才士。王勃《益州夫子庙碑》:“珠衡玉斗,征象纬于天经;虎踞龙蹲,集风云于地纪。”

(2)雨痕:雨点打在细砂、泥或粘土上形成的小浅坑,有时保留在沉积岩的层面上。《左传·僖公十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此句谓当道已久。

(3)不须:不要。

(4)并:同时。

(5)碍:妨害,限阻。

(6)阮步兵:即阮籍,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晋书·阮籍传》:“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解,乃求为步兵校尉”,“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创作背景

根据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的考证,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李商隐离开桂林郑亚幕府之后。大中二年二月郑亚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亦罢幕索居,不得不离开桂林。此后他想投靠湖南观察使李回,李回却不敢为他奏辟。李商隐遇合无缘,精神非常痛苦,有感而作《乱石》此诗。

拼音版

luànshí

lóngdūnzònghéngxīngguāngjiànjiǎnhénshēng

bìngàidōng西shāchútóuruǎnbīng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