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歌二首·其一

刘彻 〔两汉〕 刘彻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旰旰兮闾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

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瓠子歌二首》是汉武帝刘彻创作的组诗。这组诗是汉武帝亲临黄河决口现场即兴而作的,它们生动地记述了西汉时期一次规模宏大的治河史实。第一首集中写黄河瓠子河堤决口以后洪水造成的危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瓠子(1)兮将奈何?浩浩旰(2)旰兮(3)(4)为河!

瓠子大堤决了口啊,我们可该怎么办?水势汹涌一片汪洋啊,无数村庄院落全被淹!

殚为河兮(5)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6)平。

村庄院落全被淹啊,广大灾区丧失了宁静。堵口工程没有结束之日啊,鱼山上的石头要被用光铲平。

吾山平兮钜野(7)溢,鱼沸郁(8)(9)冬日。

铲平鱼山也是徒劳啊,巨野大泽跟着又四溢横冲。鱼群纷纷能够到处畅游啊,时令而今又迫近了严冬。

延道(10)(11)兮离常流,蛟龙(12)兮方远游。

河身故道已被破坏了啊,河水只好离开正常的线路。蛟龙得以纵情地奔腾啊,它们正在恣意地向远方游浮。

旧川(13)兮神哉(14),不封禅(15)兮安知(16)

河水如果回归故道啊,河神就不再能胡行乱闯。我若不去泰山封禅啊,咋能具体了解水灾状况?

为我谓河伯(17)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18)

请替我告诉河伯这位尊神啊,他为什么竟会这样不仁?他使河水泛滥不止啊,他要想愁死我们这些人!

啮桑(19)浮兮淮泗(20)满,久不(21)水维(22)缓。

高高的啮桑亭已被淹没了啊,淮河、泗水的河床也都灌满。河水多年不能回故道啊,那是因为护河大堤被冲断。

注释

(1)决:决口。

(2)浩浩旰:水盛大貌。

(3)闾:二十五家相聚称为闾,此泛指村庄。

(4)殚:尽,完。

(5)地:指梁楚之地,包括今河南商丘及江苏徐州一带地区。

(6)吾山:即鱼山,在今山东东阿。

(7)钜野:古湖泽名,即钜野泽,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五里,已湮没。

(8)沸郁:纷纭繁多貌。

(9)柏:通"迫",逼近。

(10)延道:当作“正道”,指正常的水道。

(11)弛:毁废。

(12)骋:恣意。

(13)旧川:指黄河故道。

(14)沛:安宁。

(15)封禅:指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去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封禅大典。

(16)外:指外面河水泛滥的真实灾情。

(17)河伯: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18)吾人:吾民,我的臣民。

(19)啮桑:亭名,在今江苏沛县西南。

(20)淮泗:泗水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常同淮河一块连称淮泗。

(21)反:同“返”。

(22)水维:河水的纲维,指河堤。缓,断,指决口。

创作背景

《瓠子歌二首》这是汉武帝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的即兴诗作。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夏五月,河决濮阳,淹没了十六郡,东南注入钜野泽,与淮河、泗水相通。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动数万人修复瓠子堤防。汉武帝亲临决口,祭祀水神,沉白马玉壁于河,仪式十分隆重而虔诚。又令群臣和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一律参加堵塞决口劳动,并运用质朴的语言及骚体诗的形式,写了《瓠子歌二首》,以反映“泛滥不止愁吾人”的重大灾情以及“宣房塞兮万福来”的强烈愿望。

文学赏析

第一首集中写黄河瓠子河堤决口以后,洪水造成的危害。“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忧兮柏冬日。”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春季,黄河于顿丘决口。入夏,又冲决了濮阳瓠子河堤,洪水注入钜鹿泽,流入淮河、泗水,梁、楚十六郡国均被水淹。汉武帝一向注意兴水利、去水患。这次遭灾后,他调拔十万人筑堤治水。不料,水患猖獗,塞而复坏,以至前功尽弃。“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洪水不走正道而离开以往的河床,像蛟龙一样肆虐为害。汉武帝怨天,认为是上天的意志,人力无可奈何。其实,祸水之所以向南漫延,恰恰是“人祸”造成的。汉武帝治水,丞相田昐却心下不安,他的封地尽在黄河以北地区,担心遭灾,就别有用心地对汉武帝讲:“塞之未必应天”,用神意吓唬他。阻挠继续治水,致使东郡百姓遭灾达23年之久。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灾情最为严重,引起朝廷的不安。汉武帝下令将70万灾民迁徙到关中、朔方。“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这是把水患全部归咎于水神河伯,说他没有半点仁慈,泛滥不止的洪水淹没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却迟迟没有退去的迹象。

作者简介

刘彻

刘彻(汉武帝)

西汉第七位皇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西汉第七位皇帝(含前后少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的历史影响深远而复杂,评价亦存争议。死后谥号孝武皇帝,宣帝时上庙号世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