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杨炯 〔唐代〕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战城南》是初唐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寥廓的塞外战争背景,颔联和颈联用景物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衬托战斗的艰苦,尾联写主人公从内心流露出自豪、自信,充满了胜利的希望。这首诗格调雄浑高昂,洋溢着爱国热情,是刚健清新之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塞北(1)途辽远,城南(2)战苦辛。

塞北的征途十分遥远,城南的战斗多么苦辛。

(3)旗如鸟翼,甲胄(4)似鱼鳞。

旌旗飘舞如鸟的彩翼,甲胄映日似鱼的银鳞。

冻水(5)寒伤马,悲风(6)愁杀人。

冽冽寒水冻伤了骏马,凛凛悲风愁杀了征人。

寸心(7)明白日,千里暗黄尘(8)

方寸心里充满了阳光,千里边塞滚动着黄尘。

注释

(1)塞北:北方边疆之地,一般指长城外为塞北。

(2)城南:泛指边塞城堡的附近,非确指城的南边。

(3)幡:垂直悬挂的一种窄长形旗子。

(4)甲胄:甲是用皮革绳索串联铁叶而成的战衣,即铁甲。胄是战争中戴的防护帽子。

(5)冻水:即冰冷的水。

(6)悲风:秋风。

(7)寸心:即心中。

(8)黄尘:飞扬的黄沙。

创作背景

《战城南》这首诗是杨炯早年在渴求功业的心态支配下所作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

拼音版

zhànchéngnán

sàiběiliáoyuǎnchéngnánzhànxīn

fānniǎojiǎzhòulín

dòngshuǐhánshāngbēifēngchóushārén

cùnxīnmíngbáiqiānànhuángchén

作者简介

杨炯

杨炯

唐朝大臣、文学家

杨炯(650—692),字令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公元681年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后出为婺州盈川令,卒于官,故亦称“杨盈川”。“初唐四杰”之一。在诗歌方面,反对宫体诗风,擅长五律,所写边塞诗意境阔大,气势宏放,语言精丽严整。有《杨盈川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