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是初唐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寥廓的塞外战争背景,颔联和颈联用景物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衬托战斗的艰苦,尾联写主人公从内心流露出自豪、自信,充满了胜利的希望。这首诗格调雄浑高昂,洋溢着爱国热情,是刚健清新之作。
塞北(1)途辽远,城南(2)战苦辛。
塞北的征途十分遥远,城南的战斗多么苦辛。
幡(3)旗如鸟翼,甲胄(4)似鱼鳞。
旌旗飘舞如鸟的彩翼,甲胄映日似鱼的银鳞。
冻水(5)寒伤马,悲风(6)愁杀人。
冽冽寒水冻伤了骏马,凛凛悲风愁杀了征人。
寸心(7)明白日,千里暗黄尘(8)。
方寸心里充满了阳光,千里边塞滚动着黄尘。
(1)塞北:北方边疆之地,一般指长城外为塞北。
(2)城南:泛指边塞城堡的附近,非确指城的南边。
(3)幡:垂直悬挂的一种窄长形旗子。
(4)甲胄:甲是用皮革绳索串联铁叶而成的战衣,即铁甲。胄是战争中戴的防护帽子。
(5)冻水:即冰冷的水。
(6)悲风:秋风。
(7)寸心:即心中。
(8)黄尘:飞扬的黄沙。
《战城南》这首诗是杨炯早年在渴求功业的心态支配下所作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