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江城子·阶前流水玉鸣渠》是金末元初词人段成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幽居的闲适:阶前流水、屋上青山、禽鸟依人,这样美丽的居住环境构成了一幅幽美的画境。而过片处故设一问,翻起波澜,引起下文。然后于下片巧妙作答,今日月下打鱼,雨中耕锄,花间读书的生活如此美好。只可惜不能唤起王维为之写生作画的兴致。全词笔调活泼,新奇自然,具有雅人风致。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适也。
阶前流水玉鸣渠(1)。爱吾庐(2),惬(3)幽居。屋上青山(4),山鸟喜相呼(5)。少日(6)功名空自(7)许,今老矣,欲何如(8)。
台阶前的流水似有玉石鸣奏在水渠。我爱我的茅屋,惬意于幽静室居。屋后上有青山,山中飞鸟很高兴托身于此。年轻时功名事业徒然自许,今天我已老了,还能到何处去?
闲来活计(9)未全疏(10)。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11)。谁唤九原(12)摩诘(13)起,凭画作、倦游图(14)。
闲来谋生的活计并未全抛弃。在月下打鱼。在雨中锄地。芳香的花底清风吹来,吹乱了还未读完的书。谁能把黄泉地下的王维唤起,让他来绘出一幅倦游画图?
(1)玉鸣渠:形容渠水淙淙,声如碎玉。
(2)爱吾庐:语出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3)惬:适意,快意。
(4)屋上青山:化用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5)相呼:一作“相於”,相与,相交往。
(6)少日:年少之时。
(7)空自:徒然,白白地。
(8)何如:如何,怎么样。
(9)活计:生计,谋生的手段。
(10)疏:生疏。
(11)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化用唐薛能《老圃堂》:“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12)九原:本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北。相传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后世因称墓地为九原。
(13)摩诘:唐代诗人王维的字。
(14)凭画作、倦游图:一作“添画我、辋川图”。倦游:无意出外作官。
《江城子·阶前流水玉鸣渠》这首词具体作年不详。段成己金末曾中进士,官至宜阳主簿。不久金亡,与兄克己隐居龙门山不仕。这首词就是词人隐居之后所写。
《江城子·阶前流水玉鸣渠》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隐居之乐。词的上片写居室周围的环境,下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
“闲”字是一篇之眼。景闲,心闲,人闲。阶前溪水溅玉,屋后山鸟相呼,万物无心任性,是之谓景闲。既不须奔走仕途,劳形案牍,也不须防人倾轧,终日焦虚,是之谓心闲。词人月下垂钓,雨中锄瓜,栽花读书,是之谓人闲。有此三闲,何乐不为?故词中曰“爱吾庐,惬幽居”,这里的“爱”“惬”,不仅表现了作者欢悦的情绪,而且表明了作者的志趣。然而,从“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这几句看,其中又隐藏着辛酸味,有一种“万不得已”的心情。由于时移世变,又不甘奉事新朝,他只能闭户隐居,以”闲“自乐了。功名事自是免谈,何况”老矣“!
假如全篇只写一个“闲”字,亦未免浮浅。作者不说这是一篇“闲居赋”,却称之为“倦游图”。“倦”与“闲”相对而又相伴。“倦”是对世事而言,“闲”是指归隐之乐。词中主要笔墨是写“闲”,但上、下两片结尾透露“倦”意。“倦”是思“闲”的促进剂。有了“倦”字相映照,这个“闲”字就有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中包含对干戈挠攘的逃避,对功名利禄的否定,也包含着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人格理想。这是作者对半生经验痛苦反思的结果,也和中国文化传统的积淀有关。结句谓吹起摩诘于九原,将自己的生活画作“倦游图”,当然想到过王维是个山水画大名家,但更主要的是因为王维也曾隐居于蓝田辋川,与作者为同调,句中含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
词中所写情景,看上去非常单纯,实际处处隐含着对比。少日志在功名,今日乐在归隐;人世之纷乱,与自然之和谐,等等。不仅今与昨是对立的,眼前的和谐之中也潜伏着内心的冲突。以陶渊明之旷达,中夜不眠时尚不免作“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慨叹;词人在自得自赏之余,想起少年时的志向,因世变而终止,止水般的心里也不免荡起感伤的微澜。只是这个生活的大弯儿无法转回去,作者乃注目于眼下的自适,以维持内心的平衡。但是这种种对立,依然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态,构成了作品内在的张力,比那种情感单纯的一边倒的作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