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老了刘郎,天远玉箫伴。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祝英台近·杏花初》是宋代词人李彭老所写的一首词。全词分上下两片,四个层次来写:第一层写眼前时节;第二层写旧日相识;第三层写睹物思人;第四层写久别愁思,上下连贯,一气呵成。全词描写人事景物,互融交浑,表达词人深沉的怀念前欢的情感。
杏花初,梅花过,时节又春半。帘影飞梭(2),轻阴小庭院。旧时月底秋千,吟香醉玉,曾细听、歌珠一串。
杏花初绽颜,梅花已凋残,春天又过去了一半。门帘的影子从西边移到东边,时间流逝像飞梭一般,转眼庭院就有了黄昏的轻暗,一天就要过完。犹记得过去她在月光下戏荡秋千,笑容伴随着她醉人的容颜,曾清晰地听到她那珠玉般的歌声一串一串。
忍重见。描金小字题情,生绡合欢扇(3)。老了刘郎(4),天远玉箫伴(5)。几番莺外斜阳,阑干倚遍,恨杨柳、遮愁不断。
怎么忍心再看见,那把生绢制成的团扇,上有我用描金小楷题写的情言。刘郎我已老了,她却如仙女弄玉远离我在天边。多少次我在莺啼日斜的暮色中望远,把楼台的栏杆倚遍寻觅思盼。只恨那联袂成林的杨柳,再多、再浓也无法将我的思愁隔断。
(1)祝英台近: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怜薄命”“月底修箫谱”等。双调七十七字,上片八句三仄韵,下片八句四仄韵。
(2)帘影飞梭:时光在帘子上飞快消逝。
(3)合欢扇:团扇。
(4)刘郎:汉代的刘晨,因入天台山遇到仙人。这里作者以刘郎自指。
(5)玉箫伴:吹箫的萧史的伴侣即弄玉。这里代指自己所恋的歌女。
《祝英台近·杏花初》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由词意可以看出这首词乃词人中年之后所做。李彭老中年与量珠结合时,词人吴文英曾作《绛都春》祝贺,以“流莺常语烟中怨”赞颂他们的恋爱生活。《祝英台近·杏花初》这首词即李彭老在婚后思念量珠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