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都。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丰年间在金陵(今南京)为送别江宁知府王胜之而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概要地叙述了金陵的地理形势与历史变迁,着重描绘金陵百姓在蒙蒙细雨中送别王胜之的难舍难分之情;下阕用游仙的比喻来称赞王胜之的高洁,以金陵算不得理想居地来宽慰王胜之。全词用语戏谑,笔意轻灵,充满奇幻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
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都。
在金陵赏心亭送别王胜之龙图。王胜之任金陵知州,到职一天后即转任南都知州。
千古龙蟠并虎踞(1)。从(2)公一吊兴亡处(3)。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4)。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千古金陵引起人怀归的思绪。难得陪同你凭吊这历经沧桑的兴亡之地。斜风渺渺,细雨濛濛,弥散着一片别情离愁。难忘这芳草渡口,江南父老依依惜别,恳切地把你挽留。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5)。却讶(6)此洲名白鹭(7)。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且莫伤怀,在我的想象中,你驾着飞车穿越多彩的云霞,仙游似地以鸾鸟为陪乘者,一路凌风驭虚而来。却讶异这里的沙洲,居然名之为白鹭,并不是适宜的栖居地。于是翩翩然未曾歇翅,还是向别处飞去。
(1)龙蟠并虎踞:形容地势险要。相传汉末刘备使诸葛亮至金陵,谓孙权曰:“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蟠,或作“盘”。
(2)从:与、跟。
(3)兴亡处:古时有数代帝王在金陵建都,故有“兴亡处”之喻。
(4)江南父老留公住:因王益柔为官清廉,有声望,所以说“留公住”。江南父老:南京百姓。
(5)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用夸饰的手法写王胜之的离去。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骖(cān):指在车两侧驾御。驭(yù):指在车中驾御。因王益柔为龙图阁直学士,所以作者有此比喻。
(6)讶:吃惊。
(7)白鹭:即白鹭洲,在金陵城(今南京市)西门外,被秦淮河与长江围着。此处代指南京。
根据此词题序可知,《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被贬调湖州,后又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因此案,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奉诏调往汝州。同年七月(一说八月),苏轼自黄州赴汝州途中,经过金陵,恰逢江宁知府王胜之调任,因作此词送别。傅藻《东坡纪年录》:“元丰甲子七年,赏心亭送胜之作《渔家傲》。”王文诰《苏诗总案》:“甲子八月,与王益柔游蒋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