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唐代〕 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杨山人归嵩阳》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的前四句感叹世间万事变幻莫测,心境改变了,老友也难相见;五六句描写美丽的二月春景,却使人泪下沾襟;七八句诗人赞叹了朋友杨山人过着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最后两句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表达了深切的感情。诗中融情入景,婉转流畅,情深意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不到嵩阳(1)(2)十年,旧时心事(3)徒然(4)

不到嵩阳转眼过去十年,从前隐居的心事已经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5)

一二位老朋友不能相见,少室山的三十六峰还在眼前。

夷门(6)二月柳条色,流莺(7)数声泪沾臆。

夷门的初春二月柳条泛绿,流莺数声令人热泪沾衣。

凿井耕田不我招(8),知君以此忘帝力(9)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招我,知道你以此来忘掉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10)长相忆。

山人一心前往嵩阳路,只留下无穷眷念长久回忆。

注释

(1)嵩阳:隋唐时县名,在嵩山之南;唐武后时期改称登封(今属河南)。

(2)动:近。

(3)心事:指欲隐居嵩阳之事。

(4)徒然:枉然,空然,意谓不能实现。

(5)三十六峰犹眼前:三十六峰:嵩山有三十六峰。犹眼前:依然还在眼前。

(6)夷门:战国大梁的城门。在今河南开封县城内。战国时魏国的贤士侯赢为夷门监者。

(7)流莺:莺鸟。流:谓其鸣声圆转。

(8)凿井耕田不我招:凿井耕田:化用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不我招:即不招我之意。

(9)帝力:帝王的作用,指皇权统治。

(10)眷眷:同睠睠,反顾的样子,表示心里顾念很深。

创作背景

从诗中“夷门二月柳条色”一句,可以推断出这首诗写于大梁,因为夷门是战国时代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作于天宝三载(744);有人认为李白与高适两首同题诗,都是天宝四载(745)五月后所作。兹从天宝四载之说,但从诗中的“二月柳条色”推断,《送杨山人归嵩阳》此诗应是在该年春二月左右所写。

文学赏析

《送杨山人归嵩阳》诗的前两句诗人感叹十年的时间,人事屡经变迁,心境发生很大变化,居去曾经春居的种种梦想和想法都被时间慢慢地消磨直至淡忘,隐居的心事也已经徒然。三、四句中写诗人来到嵩山之后的情形,本想会会旧友叙叙旧情,可是遗憾的是仅春的几个挚友可能都遭遇变故,没春再见到。看着挺立眼前的嵩山三十六峰,诗人描由发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求。唯其如此,他才格外珍惜与杨山人的友情。

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具体时节、地点。开封二月,草长莺飞,阵阵春意令人流连忘返。春色使人欣喜,却也使人生出感伤,因为诗人就要在此时此地告别朋友。本来报春的流莺,现在却叫人感伤描已。这时的春色越迷人,越惹动离情,所谓“以乐景写哀”,更觉悲哀。诗人面对将要归嵩阳的故人,面对让人伤情的景致,离别之情难耐,描禁潸然泪下。

七、八句用了《击壤歌》的传说典故。这个传说原本是对尧安民之政的歌颂和赞扬,本诗则以“凿井耕田”、“忘帝力”等表示隐居生活。诗中说的“描我招”,体现出诗人欣羡杨山人居着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

最后两句描写别离。挚友别离,前路漫漫,离愁别绪总会涌上心头。诗人祝愿友人这一去前路顺利,申说别后必然相忆之情。

《送杨山人归嵩阳》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的叙旧分别,诗人触景生情,以景写情,通居此诗抒发内心的依依惜别。诗写得婉转流畅,情深意切。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