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行》是明代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收录于《明诗三百首》。此诗前两句写城墙上士兵受苦寒来保卫祖国的情景,与其不怕牺牲的精神面貌;后两句则描写边将们享乐狂欢滥饮的场景。此诗通过对比揭露了边将的特权与腐朽,表达了作者辛辣的讽刺与深沉的感慨。全诗无雕饰、做作,信口而成,流畅自然。
城外萧萧(1)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2)。
城外萧萧刮起了寒冷的的北风,城楼上守城的将士被寒风吹得连耳朵都要掉了一样。
将军玉帐(3)貂鼠衣(4),手持酒杯看雪飞。
将军在帐篷里面身披貂鼠大衣,手持酒杯忧愁的看着帐外的飞雪。
(1)萧萧:风声。
(2)城上健儿吹落耳:这句形容天气极度寒令,北风怒号,把守城士兵的耳朵都快要吹下来了。健儿:指士兵。
(3)玉帐:军帐,征战时主将的帐幕。
(4)貂鼠衣:用貂鼠皮缝制的贵重衣裳。
刘基在年轻时即向往成为一个有经世之才的政治家,且在元末就曾参与实际政治、军事活动,有维护封建统治的欲望,但因元朝统治者的腐败,不能采纳他的政见,甚至受到压制和排斥,曾被羁管于绍兴,当然使他大失所望,深感不满。终于由哀时愤世,进而以锋利的笔触,对现实进行揭露和讽刺。这首新题乐府诗《北风行》,即为揭示元末官兵苦乐悬殊的矛盾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