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三

李贺 〔唐代〕 李贺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感讽五首》是一组讽喻诗,五首诗均有相似的思想与风格,皆为刺世抒情之作,从不同角度对现实进行讽喻。《感讽五首·其三》抒写死葬之悲与生命之弱,表现出对生存的焦虑;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南山(1)何其悲,鬼雨(2)空草(3)

终南山上荒凉的景象多么悲凄,鬼雨洒落在空净的草地之上。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4)

长安秋夜飘忽的霖雨带来阵阵寒意,在这寒风前多少魂灵离去。

低迷(5)黄昏(6)袅袅(7)青栎道(8)

在幽暗的小径上,有夹道的青栎为它们送行。

月午(9)树无影(10),一山唯白晓。

在青冥的天空中,有惨白的月亮为它们照明。

漆炬(12)新人(13),幽(14)(15)扰扰(16)

那一排排坟茔早已燃起漆灯迎接新亡之人,就像萤火虫在幽暗的圹穴前纷乱飞舞。

注释

(1)南山:此指终南山,即秦岭山脉,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陕西蓝田,凡长安以南诸山,皆属终南范围。

(2)鬼雨:因死亡者的腐恶气味弥漫而降下的雨。

(3)空草:空净的草野。

(4)老:死,老死。

(5)低迷:昏暗迷离。

(6)径:小道。

(7)袅袅:风摇树木状。

(8)青栎道:植有栎木行道树的道路。栎,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木坚可做枕木。

(9)月午:指月到中天,月光直照。

(10)树无影:“无”字《汇解》本作“立”,据宋刊本、金刊本、日本内阁文库本改。因月光垂直照下,故后有“树无影”之说。

(11)惟白晓:指月光照得南山一片凄淡虚白,如同天晓。

(12)漆炬:漆灯,这里指鬼火、磷火。

(13)新人:新死者。

(14)圹:墓穴。

(15)萤:亦指磷火。

(16)扰扰:纷乱貌。

创作背景

《感讽五首》这是李贺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喻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当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李贺担任奉礼郎期间。

拼音版

gǎnfěngshǒu··sān

nánshānbēiguǐkōngcǎo

chángānbànqiūfēngqiánrénlǎo

huánghūnjìngniǎoniǎoqīngdào

yuèshùyǐngshānwéibáixiǎo

yíngxīnrényōukuàngyíngrǎorǎo

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诗鬼)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全唐诗》存诗5卷。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