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赋

李白 〔唐代〕 李白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剑阁赋》是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创作的一篇送别赋,此赋前段从远近正旁各个角度刻画剑阁险峻雄伟的气势景象,后段以景寄情,情借景浓,既含作者为友人担心之情,又寓作者为友人壮行之意。全赋篇幅虽短,但语言精炼,意象丰富鲜明,写得淋漓奔放,不同凡响,同时意境高远,声情并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咸阳(2)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3)崔嵬(4)。前有剑阁(1)横断,(5)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6)瑟飓,有巴猿(8)相哀(9)。旁则飞(10)走壑(11)洒石(12)喷阁(13),汹涌而惊雷。

从咸阳径直向南眺望有大约五千里地,看到的都是高大而耸入云霄的山峰。它的前面有剑门关横出,截断行人的去路,背靠青天而把大山从中间断开。上面松林的寒风发出一阵阵响声,还有巴东三峡那样的猿猴啊相互哀鸣。它的旁边还有飞速湍急的流水在沟壑中奔跑,洒在山石上,喷在剑阁上,汹涌澎湃,发出的声音像那惊雷一般。

佳人(14)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15)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16)。鸿别(17)兮秋声,云愁(18)暝色(19)。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20)

送才智双全的你这次离开,你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回来?希望你远去能够极其平安啊,我沉吟着还哀叹了半天。眼看着沧浪波涛滚滚地往东流去,悲痛那白亮亮的太阳藏匿到了西山。鸿雁在秋天的各种声响之中离别了它的伙伴,朵好像也有发愁的脸色,一直到傍晚。明月从剑阁关上再一次升起的时候,希望能与你在两地共同举起酒杯而相互怀念。

注释

(1)剑阁:剑门关。今四川剑阁县西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峰峦连绵,两岸峻拔,凿石架阁而为栈道,下有隘路如门,地势险绝,故名。阁,栈道。

(2)咸阳: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3)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4)崔嵬:高峻。

(5)倚:靠。

(6)萧飒:凌厉的风声。

(7)瑟䫻:指风声。《古今韵会举要》:“瑟䫻,风貌。”䫻,大风。《说文解字》:“䫻,大风也。”

(8)巴猿:巴山中的猿猴。《水经注·江水》载:三峡两岸,山极高峻,上多猿。当地渔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相哀:彼此呼应哀鸣。

(10)湍:急流的水。

(11)走壑:指瀑布在山谷间飞流。

(12)洒石:冲刷山石。

(13)喷阁:喷洒剑阁。

(14)佳人:才智双全的人,与下文的“夫君”均指作者友人王炎。

(15)沉吟:低吟,低回悒郁的样子。

(16)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句仿鲍照《观漏赋》“波沉沉而东注,日滔滔而西属。”沧波,青苍色的水,泛指江河。西匿,指太阳西下。匿,隐臧。

(17)燕:燕地,古燕国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这里代北方。

(18)秦:秦国之地,关中一带。

(19)暝色:天黑。

(20)忆:思念。

创作背景

根据题下所注的“送友人王炎入蜀”可知此赋是作者为送友人王炎入蜀所作,借以抒发作者对友人入蜀的关怀以及与友人别后的悲愁和相思之情。中国李白学会会长詹锳认为《蜀道难》也是作者为送土炎入蜀作,与此赋作于同时。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此赋当创作于天宝二年(743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郁贤皓《李白选集》则认为此赋是开元十九年(731年)作者初入长安时之作。

拼音版

jiàn

xiányángzhīnánzhíwàngqiānjiànyúnfēngzhīcuīwéiqiányǒujiànhéngduànqīngtiānérzhōngkāishàngsōngfēngxiāoyǒuyuánxiāngāipángfēituānzǒushípēnxiōngyǒngérjīngléi

sòngjiārénshíguīláiwàngjūnānchényíntànshìcāngzhīdōngzhùbēibáizhī西hóng鸿biéyānqiūshēngyúnchóuqínérmíngruòmíngyuèchūjiànjūnliǎngxiāngduìjiǔérxiāng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