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赋

李白 〔唐代〕 李白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剑阁赋》是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创作的一篇送别赋。此赋前段从远近正旁各个角度刻画剑阁险峻雄伟的气势景象,后段以景寄情,情借景浓,既含作者为友人担心之情,又寓作者为友人壮行之意。全赋篇幅虽短,但语言精炼,意象丰富鲜明,写得淋漓奔放,不同凡响,同时意境高远,声情并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咸阳(2)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3)崔嵬(4)。前有剑阁(1)横断,(5)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6)瑟飓,有巴猿(8)相哀(9)。旁则飞(10)走壑(11)洒石(12)喷阁(13),汹涌而惊雷。

从咸阳径直向南眺望有大约五千里地,看到的都是高大而耸入云霄的山峰。它的前面有剑门关横出,截断行人的去路,背靠青天而把大山从中间断开。上面松林的寒风发出一阵阵响声,还有巴东三峡那样的猿猴啊相互哀鸣。它的旁边还有飞速湍急的流水在沟壑中奔跑,洒在山石上,喷在剑阁上,汹涌澎湃,发出的声音像那惊雷一般。

佳人(14)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15)兮叹息。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16)。鸿别(17)兮秋声,云愁(18)暝色(19)。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20)

送才智双全的你这次离开,你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回来?希望你远去能够极其平安啊,我沉吟着还哀叹了半天。眼看着沧浪波涛滚滚地往东流去,悲痛那白亮亮的太阳藏匿到了西山。鸿雁在秋天的各种声响之中离别了它的伙伴,朵好像也有发愁的脸色,一直到傍晚。明月从剑阁关上再一次升起的时候,希望能与你在两地共同举起酒杯而相互怀念。

注释

(1)剑阁:剑门关。今四川剑阁县西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峰峦连绵,两岸峻拔,凿石架阁而为栈道,下有隘路如门,地势险绝,故名。阁,栈道。

(2)咸阳: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3)云峰:高耸入云的山峰。

(4)崔嵬:高峻。

(5)倚:靠。

(6)萧飒:凌厉的风声。

(7)瑟䫻:指风声。《古今韵会举要》:“瑟䫻,风貌。”䫻,大风。《说文解字》:“䫻,大风也。”

(8)巴猿:巴山中的猿猴。《水经注·江水》载:三峡两岸,山极高峻,上多猿。当地渔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相哀:彼此呼应哀鸣。

(10)湍:急流的水。

(11)走壑:指瀑布在山谷间飞流。

(12)洒石:冲刷山石。

(13)喷阁:喷洒剑阁。

(14)佳人:才智双全的人,与下文的“夫君”均指作者友人王炎。

(15)沉吟:低吟,低回悒郁的样子。

(16)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句仿鲍照《观漏赋》“波沉沉而东注,日滔滔而西属。”沧波,青苍色的水,泛指江河。西匿,指太阳西下。匿,隐臧。

(17)燕:燕地,古燕国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这里代北方。

(18)秦:秦国之地,关中一带。

(19)暝色:天黑。

(20)忆:思念。

创作背景

根据题下所注的“送友人王炎入蜀”可知此赋是作者为送友人王炎入蜀所作,借以抒发作者对友人入蜀的关怀以及与友人别后的悲愁和相思之情。中国李白学会会长詹锳认为《蜀道难》也是作者为送土炎入蜀作,与此赋作于同时。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此赋当创作于天宝二年(743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郁贤皓《李白选集》则认为此赋是开元十九年(731年)作者初入长安时之作。

文学赏析

《剑阁赋》此赋是一篇抒情短赋,虽然是送别之作,但其情感格调没有落入悲凉感伤的窠臼,而显得非常自信豪放,音韵和谐而富于抒情意味,景物描写与剑阁雄伟险要的景物特点相适应,共同营造了雄伟豪放的气势,使全赋的感情色彩显得浓重深沉,犹如一首雄壮豪迈的乐曲。

全赋分为两段。前一段以“咸阳”领起交待送别地点,旋即宕开一笔,以极其精练的笔触,从视觉和听觉入笔,从远近正旁各个角度,刻画剑阁险峻雄伟的气势景象,看是闲笔,实则寓意深长,起着铺垫与渲染的作用,给人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感,既是一幅剑阁图画,又是一段送别序曲。这里,作者先运用夸张手法正面描写剑阁的直插云间、遮断视野和倚靠青天的宏伟气势,写得绘声绘色而惊心动魄:以“五千写”相距之远,以入云倚天衬剑阁之崇峻,用“横断”写气势,用“中开”写险要。其中既有作者对世道艰难的感叹,也有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接着,作者又从侧面来写剑阁,先以松间烈风萧飒、猿声哀切渲染出凄清恐怖的气氛;后以飞湍汹涌、声若惊雷渲染出惊心动魄的环境,运用环境烘托的方法描写剑阁的峥嵘崔嵬。

后一段于“送佳人”点明题意后笔锋一转,以反诘句式“复何时兮归来”将重点转入情感抒发,以景寄情,情借景浓,既含作者为友人担心之情,又寓作者为友人壮行之意,几句胸臆的直抒,尽吐出作者别情的真挚与沉重。先是相见无期而切盼无已,继而是沧波东注和白日西沉等使人倍感防逝之痛的动情之景;接着是北雁南翔的秋声和暮色苍茫的秦云等使人倍增离愁之苦的动情之物。这里,作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将离绪别情写得淋漓尽致。最后是千里共蝉娟的情景交融,如神来之笔,想象奇特,通过明月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入蜀的关切、难舍之情,一扫悲伤之气,显得极洒脱、开朗。同时,一轮明月结合雄伟奇险的山水使全赋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剑阁赋》全赋篇幅虽短,但语言精炼,意象丰富鲜明,写得跌宕起伏,淋漓奔放,别开生面,不同凡响,同时意境高远,声情并茂,句式整齐自然,又因采取骚体赋的形式而富有散文的气韵,颇具古朴之风,在表达作者对友人精神鼓励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自己的胸襟怀抱,从一个侧面展示着作者雄奇阔大的浪漫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其《蜀道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