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此词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全词都是景语,仔细体味又都是情语,没有雕饰斧凿痕迹,隽秀自然,清新淡雅,充分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淡荡(1)春光寒食(2)天,玉炉(3)沉水袅残烟。梦回(4)山枕(5)隐花钿(6)。
寒食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荡漾着明媚的春光。玉炉中的沉香即将燃尽,飘出的缕缕残烟仍是清香醉人。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掉落在枕边床上。
海燕(7)未来人斗草,江梅(8)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10)。
海燕还未飞回,邻家儿女们玩起了斗草游戏。江梅已经过季,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黄昏时分下起了稀稀疏疏的小雨,打湿了院中的秋千。
(1)淡荡:舒缓荡漾之意。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
(2)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介之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後,隐于山中,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之推抱树焚死。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3)玉炉:香炉之美称。
(4)梦回:从梦中醒来。
(5)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6)花钿:用金片镶嵌成花形的首饰。
(7)海燕:燕子的一种,冬天到南方过冬,春天回北方筑巢,又名越燕。
(8)江梅:梅的一种优良品种,非专指生于江边或水边之梅。
(9)柳绵:即柳絮。柳树的种子带有白色绒毛,故称。
(10)秋千:相传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玩者在板上或坐或站,两手握绳,使前后摆动。技高胆大者可腾空而起,并可双人并戏。一说秋千起于汉武帝时,武帝愿千秋万寿,宫中因作千秋之戏,后倒读为秋千。参见《事物纪原》卷八。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这首词为作者早年所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元符三年(1100),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