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令·深院静

李煜 〔五代〕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捣练子令·深院静》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通过描绘深院小庭夜深人静对断续传来的风声、捣衣声,以及映照着帘栊的月色,刻意营造出一种幽怨欲绝的意境,让人不觉沉浸其中,去感受长夜不寐者的悠悠情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1)断续风。

制白练的人在远处,伫听的人在深院。深院小庭本已寒寂,月夜的砧声便愈增清苦。

无奈(2)夜长人不寐(3)数声(4)和月(5)(6)帘栊(7)

捣练总勾起对远人的思念。砧声断续,断续着长夜不寐的思情。

注释

(1)寒砧: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古时将生丝织成的绢用木杵在石上捣软制成熟绢,以便裁制衣服。寒砧,因夜深天寒,故称。这里指寒夜之中的捣衣声。唐代杜甫《秋兴》中有诗句云:“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无奈:《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作“早是”。

(3)不寐:不能入睡。《啸余谱》《尊前集》《南词新谱》中均作“不寝”。

(4)数声:几声,这里指捣衣的声音。

(5)和月:伴随着月光。

(6)到:传到。

(7)帘栊:挂着竹帘的格子窗。栊:有横直格的窗子。

创作背景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捣练子令·深院静》属于李煜后期的作品,写出了词人因寒夜捣衣之声而引起的各种离怀愁绪。

拼音版

dǎoliànlìng··shēnyuànjìng

shēnyuànjìngxiǎotíngkōngduànhánzhēnduànfēng

nàichángrénmèishùshēngyuèdàoliánlóng

作者简介

李煜

李煜(千古词帝)

南唐末代君主、诗人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末代国君。李璟第六子。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