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诗人徐锡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中诗人运用很多反映古代将士英勇征战、为国捐躯的典故,以抒发诗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愿为推翻帝制,振兴中华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该诗语言朴实流畅,音韵铿锵,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气壮山河。
军歌(1)应唱大刀环(2),誓灭胡奴(3)出玉关(4)。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只解(5)沙场(6)为国死,何须(7)马革裹尸(8)还。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1)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
(2)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
(3)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
(4)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
(5)解:知道,懂得。
(6)沙场:战场。
(7)何须:何必要。
(8)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典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语,“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1905年,清王朝在各省扩练新军,以加强反革命的武装力量,作者决定“捐官”去日本学陆军,以便掌握军队。出发前夕,作者到奉天、吉林等地,察看形势,面对沙俄与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的角逐,无限感慨,于是创作出《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