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桃花源

袁中道 〔明代〕 袁中道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馀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馀,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再游桃花源》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游览时的喜悦之情。

《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一种政治理想: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安居乐业,和平安宁。

并且和《桃花源记》的不同在于,《再游桃花源》并没有太多的向往和喜爱。而《桃花源记》的优美景色充分和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陶渊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喜爱之情,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代表的意义不同,一个是描写现实生活的生灵涂炭;一个是向往生活的美好。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1)坐。(2)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4)千馀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馀,流泉汩汩。(5)源而上,屡陟(3)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第二天经过桃源县,到了绿萝山下,山峰极多,而且很陡峭。到了白马雪涛(景点名,桃源八景之一)前,(因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起身)。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进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大概有上千棵桃树,两边如设锦帐,地上的花瓣有几寸高,泉水细细的流淌。沿着水向上寻找源头,越走越高。石头被泉水侵蚀,都像峭壁一样。

注释

(1)踞:蹲坐。

(2)泊:停泊。

(3)弥:更加。

(4)可:大约。

(5)溯:逆流而上。

作者简介

袁中道

袁中道

明代文学家、官员,公安三袁之一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袁宗道、袁宏道之弟。十余岁作《黄山赋》、《雪赋》五千余言。青年时期游览燕、赵、齐、鲁、吴、越等地诗文因以日进。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官至南京吏部郎中。著有《珂雪斋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