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乏愉乐,薄暮增思深。
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
乱流灇大壑,长雾匝高林。
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
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
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内,高会日挥金。
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沉。
《日落望江赠荀丞》是南朝宋诗人鲍照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诗的前四句是说,诗人在江北孤身流浪,了无乐趣。日落薄暮时分,愁思倍增。引领南望,思念起生活在京城中的友人。“乱流”以下八句,写诗人遥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感。最后四句是诗人的一番想象:我在孤寂中所思念的友人,眼下正在城中与众人挥金作乐,早巳把我忘了。诗以激昂风韵,描绘了日落望江所见之乱流注壑、雾绕高林,孤鸟远翔等薄暮景象,表露了对旧友“方当得意不念旧交”的怨怼。全诗辞藻细致繁复,色彩鲜明艳丽,笔法健峭,句式多变。
旅人乏愉乐,薄暮(1)增思深。
飘泊他乡的游子本少愉悦,今又值黄昏,感物伤怀更添愁思。
日落岭云归,延颈(2)望江阴(3)。
日落西山,云彩也急急地回归山岭,游子不由得翘首眺望江南故乡。
乱流(4)灇(5)大壑(6),长雾(7)匝(8)高林。
无数条水流正杂乱地向巨大的长江汇合聚拢,夜雾弥漫开来,笼罩着两岸高大的林木。
林际无穷极(9),云边不可寻。
无边无际的森林向天边延伸不见影踪。
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
只见空中一只孤鸟飞过,鸟鸣传向远方。
推(10)其感物情(11),则知游子心。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象到游子此刻的心情。
君居帝京内,高会(12)日挥金(13)。
你居住在京城,每日挥金盛宴。
岂念慕群客,咨嗟(14)恋景沉(15)。
怎么能想到客居他乡的我,面对夕阳正在长吁短叹呢。
(1)薄暮:傍晚。
(2)延颈: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延:伸长。
(3)江阴:江南。
(4)乱流:纷乱的水流。
(5)灇:水汇合,小水流人大水。
(6)大壑:指长江。
(7)长雾:浓雾。
(8)匝:绕。
(9)穷极:边。
(10)推:推测。
(11)感物情:对于周围景物及自身处境的感受。
(12)高会:盛大宴会。
(13)挥金:大把花钱。
(14)咨嗟:叹息。
(15)景沉:太阳西下。景:指太阳。
《日落望江赠荀丞》这首诗当为鲍照于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作客江北时所作(一说这首诗作于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鲍照由秣陵令转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次年,因获罪而被解职。此后一段时间内,鲍照流浪于长江北岸,作此诗以赠其友尚书左丞荀万秋,希望荀万秋能同情他身在异乡,又值辞任去职的困境,予以垂顾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