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月陂

程颢 〔宋代〕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游月陂》是北宋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首联写游月陂堤,中间二联从秋色和秋声方面表现主观上的闲静与自然界的幽静合二而一,尾联写诗人的感触。这首诗写写“静观自得”,作者把秋色、秋声、秋气、秋水描绘得形象动人,意境恬静清新,声韵和谐,对仗工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月陂(1)堤上四徘徊(2),北有中天(3)百尺台。

月陂池堤上面四处徘徊,北面拥有耸天百尺高台。

万物(4)已随秋气(5)改,一(6)聊为晚凉开。

万物已随秋天节气而改,一杯且为晚来凉意怀开。

水心(7)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水中云影悠闲自相映照,林下泉声由自寂静中来。

世事无端(8)何足计(9),但逢佳节(10)重陪(11)

世事繁杂何必足以相计,但有逢此佳节相约重陪。

注释

(1)月陂:水泊名。因形如月,故名月陂,遗址在今洛阳洛水之南。

(2)四徘徊:谓东西南北来回行走。

(3)中天:天中,空中。

(4)万物: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5)秋气:秋日萧条、肃杀之气。

(6)樽:酒杯。

(7)水心:水中。

(8)无端:谓人世问的事很繁杂,没有头绪。

(9)何足计:哪里值得计较。

(10)约:邀请。

(11)重陪:再次伴随。

创作背景

《游月陂》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程颢居于洛阳期间,与友人同赏月陂时所作。

拼音版

yóuyuèbēi

yuèbēishàngpáihuáiběiyǒuzhōngtiānbǎichǐtái

wànsuíqiūgǎizūnliáowèiwǎnliángkāi

shuǐxīnyúnyǐngxiánxiāngzhàolínxiàquánshēngjìnglái

shìshìduāndànféngjiājiéyuēzhòngpéi

作者简介

程颢

程颢

宋代理学家,开创新儒学

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洛阳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调鄂鄠县主簿。熙宁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贬为镇宁军签判,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他是有名的理学家,北宋理学五子之一,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二人创立的学说,世称“洛学”,是理学中的重要派别。曾在洛阳讲学十余年。著作有后人所辑《二程遗书》。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