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宋代〕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行舟忆永和兄弟》是南宋诗人周必大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记事,写诗人在征途上不知道走了多久、多远;颔联写景,天寒风浪,突出了旅途上的艰辛;颈联开始抒发无时不在的思乡之情;尾联写行舟途中得鲤鱼后所引发的思念之情。全诗蕴籍含蓄,意在言外,颇堪玩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一挂吴帆(1)不计程,几回系缆(2)几回行。

一只小船挂起了征帆,直下吴中,不知走了多远。只记得,几回回停舟,几回回解缆。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冬日的阳光迷漾清寒,云彩也仿佛冻结,挂在天边。空阔的江面上,无风,浪也翻卷。

数点家山(3)常在眼(4),一声寒雁(5)关情(6)

故乡的青山,常在眼前;一声雁唳,更使我神情黯然。

长年(7)忽得南来鲤(8),恐有音书作急烹。

船工捉得一条鲤鱼,据说它来自上游的乡关;赶快杀掉它吧,也许鱼腹中装着家书,书中写着手足的眷念。

注释

(1)吴帆:指舟行的目的地。

(2)系缆:系住缆绳,指停船。

(3)家山:家乡之山。

(4)常在眼:谓家山虽从视线中消失,但仍时时浮现在眼前。

(5)寒雁:深秋之雁。

(6)关情:南飞之雁鸣,牵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7)长年:古代对船工的称呼。

(8)南来鲤:从南方故乡来的鲤鱼。

创作背景

《行舟忆永和兄弟》大约作于绍兴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当诗人离开家乡顺江而下前往吴地时,漫长的水路,沿江的风物,无处无事不触动他的乡思,于是写了这首七律,以兄弟之忆,表故乡之思。

拼音版

xíngzhōuyǒngxiōng

guàfānchénghuílǎnhuíxíng

tiānhányǒuyúnyóudòngjiāngkuòfēnglàngshēng

shùdiǎnjiāshānchángzàiyǎnshēnghányànzhèngguānqíng

chángniánnánláikǒngyǒuyīnshūzuòpēng

作者简介

周必大

周必大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祖父定居庐陵(今江西吉安)。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其诗喜次韵,喜用典。有《平园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