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诗人写奉诏北还,既喜得离涸泽,又愁高飞力弱,难胜重任;既盼早到长安,又思念零陵亲故等复杂心情。此诗在写景中寄托离情,离情依依,自然生动。
每忆纤鳞(1)游尺泽(2),翻愁弱羽(3)上丹霄(4)。
经常想起纤小的鱼只能在一尺方圆的水泽中游荡,弱小的鸟儿直上云霄反而令人犯愁。
岸傍古堠应(5)无数,次第行看别路(6)遥。
岸边堆起的古代记里程的土堠有许许多多,一个个在眼前晃过,使我知道离别的路程已经越来越远。
(1)每忆纤鳞:每忆:常常想起。纤鳞:小鱼。
(2)尺泽:浅水池。
(3)翻愁弱羽:翻愁:愁绪翻滚,意为担忧。弱羽:无力的翅膀。
(4)丹霄:霞光红艳的天空,比喻高位。
(5)堠应:堠(hòu):古代记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双堠。应:是。
(6)次第行看别路:次第:依次,一个接一个地。行看:又看,复看。别路:离别的道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十一月,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至元和九年二月奉诏赴都,改任柳州刺史。三月赴任,途中路过零陵,有感作此诗,寄给在永州的亲朋好友。
诗的起句用比喻的手法,极写诗人被贬永州后的凄惨经历。他把自己这次赴任比喻成“纤鳞”和“弱羽”,预示着前程将有层层风浪与九霄正在等待他,考验他。眼看里程越来越长,离亲故越来越远,一种惆怅的别绪油然而生。全诗运用了两个生机勃发的比喻,意在说明:征程是遥远的,不可预见的困难一定不少。但由于是纤鳞,它还会壮大翻江;由于是弱羽,它还能长成健翎,直冲云霄。这无疑给人一种信心与期待。
本来,得诏还朝是柳宗元十年来梦寐以求的结果,可此诗并未流露出诗人喜悦的迹象,相反,十年的贬谪经历,让他想起仕途惊惧难当。担心自己无力堪担重任,属过谦之辞。诗人真正担忧的是纷繁复杂的人事压力,他还无法顺应当时的潮流,违背自己的心愿,曲意逢迎权贵之徒,而这正是他深为忧患的地方。
诗的后二句实写眼前之景,诗人离永州越来越远,他一路北上,并没有极目北望,相反,却是一路回望,永州饱含着他多少数不清的辛酸。诗人用简短而又平实的十四个字,勾起人们无限的联想,渗透出他无尽的思绪。
这首诗中,诗人不独念念不忘过去的困厄,而且在展望未来时也愁肠满腹,同家人的暂时别离也郁结着离情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