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布裘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新制布裘》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言志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此诗描述了作者严冬季节身穿布裘温暖如春的感受,由此推己及人,慨然以救济天下寒人为己任,反映了作者能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爱民“如我”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封建社会开明官吏乐施“仁政”、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全诗表面上是写“稳暖”,实质是表达“仁政”思想,虚实相生,想象丰富,造语精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桂布(1)白似雪,吴绵(2)软于云。

洁白的桂布好似白雪,柔软的吴绵赛过轻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3)

桂布多么结实,吴绵多么松厚,做一件袍子穿,身上有余温。

(4)坐至暮,夜覆(5)达晨(6)

早晨披着坐,直至夜晚;夜晚盖着睡,又到早晨。

谁知严冬(7)月,支体(8)暖如春。

谁知道在这最冷的寒冬腊月,全身竟暖得如在阳春。

中夕(9)忽有念,抚裘起逡巡(10)

半夜里忽然有一些感想,抚摸着棉袍,起身逡巡。

丈夫贵兼济(11),岂独善(12)一身。

啊,男子汉看重的是救济天下,怎么能仅仅照顾自身!

安得(13)万里裘(14),盖裹(15)四垠(16)

哪里有长达万里的大袍,把四方全都覆盖,无边无垠。

稳暖(17)皆如我,天下(18)无寒人。

个个都像我一样安稳温暖,天下再没有受寒挨冻的人。

注释

(1)桂布:即唐代“桂管”地区(今广西一带)所产木棉织成的布,尚不普遍,十分珍贵。

(2)吴绵:当时吴郡苏州产的丝绵,非常著名。

(3)余温:温暖不尽的意思。

(4)拥:抱,指披在身上。

(5)眠:睡。

(6)达晨:到早晨。

(7)严冬:极冷的冬天。

(8)支体:支同“肢”,支体即四肢与身体,意谓全身。

(9)中夕:半夜。

(10)逡巡:走来走去,思考忖度的样子。

(11)兼济: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2)独善:注重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3)安得:如何得到,期望马上得到。

(14)万里裘:长达万里的大袍。

(15)周:遍。

(16)四垠:四边,即全国以内,普天之下。

(17)稳暖:安稳和暖。

(18)天下:全国。

创作背景

关于《新制布裘》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元和元年(806),是年冬天,作者新制布裘,一时有感,写了这首关怀人民生活、表现政治抱负的诗;另一说此诗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八年(813)之间,当时作者为母守孝居渭河北岸的渭村,经常与劳动人民接近,严冬时,由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而想到广大人民的无衣无食,产生同情而作此诗。

拼音版

xīnzhìqiú

guìbáixuěmiánruǎnyún

zhòngmiánqiěhòuwéiqiúyǒuwēn

cháoyōngzuòzhìmiánchén

shuízhīyándōngyuèzhīnuǎnchūn

zhōngyǒuniànqiúqūnxún

zhàngguìjiānshànshēn

ānwànqiúgàiguǒzhōuyín

wěnnuǎnjiētiānxiàhánrén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