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在翰林院夜值,面对一轮明月,想起了远谪江陵的好友元稹,关心他能否适应南方潮湿的气候,能否同赏明月,寄托了对友人的无限牵挂与思念之情。全诗巧妙采用对写手法,由诗人自己所见实景联想到友人的处境,表达委婉含蓄,尤其是“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一联,对仗工整,感情深沉诚挚,真切动人。
银台(5)金阙(6)夕沉沉(7),独宿相思在翰林(8)。
皇宫里面夜色深沉,我一人独自留宿在翰林院思念着远方的朋友。
三五夜(9)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10)心。
今天是八月十五,月色皎洁明亮,它就像是我牵挂两千里外朋友的心灵写照。
渚宫(11)东面烟波(12)冷,浴殿(13)西头钟漏深(14)。
已是中秋因而渚宫东面的烟波让人感到有些寒意,而浴殿西头的钟漏分明告诉我夜已经很深了。
犹恐清光(15)不同见,江陵(16)卑湿(17)足(18)秋阴(19)。
我现在担忧的是我的朋友不能看到这皎洁的月光,因为江陵地势较低,秋天阴气重会使得月光被云雾遮住。
(1)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2)禁中:宫禁内。
(3)直:值班。
(4)元九:即元稹(779—831),字微之,唐朝大臣、文学家。因在家中排行第九,故称。
(5)银台:宫门名。唐时翰林院在右银台门内。
(6)金阙:指天子所居的宫阙。
(7)沉沉:深沉的样子。
(8)翰林:翰林院。
(9)三五夜:农历十五日夜晚。
(10)故人:旧友。指元稹。
(11)渚宫:春秋时楚国的别宫,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12)烟波:雾霭笼罩的水面。
(13)浴殿:即浴堂殿,在大明宫宣政殿东,唐德宗以后成为皇帝日常起居的寝殿。此代指作者值夜的禁中。
(14)钟漏深:形容已是深夜。钟,寺钟。漏,古代计时器,内盛水,以水流多少计时。
(15)清光:指月光。
(16)江陵:江陵府,在今湖北省江陵县。时元稹贬官于此。
(17)卑湿:土地低洼潮湿。
(18)足:充足,很多。
(19)秋阴:秋天的阴云。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中秋节,白居易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兼翰林学士。此前好友元稹因在监察御史任上弹劾河南尹房式不法事并擅停其职,触怒朝廷权贵,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此时已将近半年。自从两人订交以来中秋多在一起度过,但这年中秋,诗人独自在翰林院夜值,而好友却被贬谪在两千里之遥的江陵。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诗寄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