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堂会宿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抒写兄弟之情。第二首是抒别情诗,诗人从兄长苏轼来刻画,想象自己离去后,逍遥堂秋来夜凉如水,心情与环境同样凄冷的兄长,为了驱散离愁,将像山简那样喝得酩酊大醉,独自在北窗下困卧不起。这组诗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清幽冷峻,一唱三叹,颇能体现苏辙的诗风。
秋来东阁(1)凉如水,客去(2)山公醉似泥(3)。
秋天官舍里夜凉似水,我离去后你将像山公烂醉如泥。
困卧北窗(4)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5)。
困卧在北窗喊也喊不醒,只听得窗外风吹松竹寒雨凄凄。
(1)东阁:一作“官阁”。
(2)客去:一作“别后”。客,作者自指。
(3)山公醉似泥:化用山简事,《晋书·山简传》载,山简为襄阳太守时,“每出嬉游,多之(习家)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山公,指苏轼。
(4)北窗:一作“纸窗”。
(5)凄凄:寒冷貌。
逍遥堂在徐州(今属江苏),即诗中所说的彭城。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辙送苏轼赴徐州任,在徐州住了一百多天,八月十六日苏辙离徐州,赴南京(今河南商丘)签判任。《逍遥堂会宿二首》这两首诗作于当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