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黄鹤楼赠李公择

苏辙 〔宋代〕 苏辙

公择时知鄂州

前年见君河之浦,东风吹河沙如雾。

北潭杨柳强知春,樽酒相携终日语。

君家东南风气清,谪官河壖不称情。

一麾夏口亦何有,高楼黄鹤慰平生。

荆江洞庭春浪起,汉沔初来入江水。

岸头南北不相知,惟见风涛涌天地。

巫峡潇湘万里船,中流鼓楫四茫然。

高城枕山望如带,华榱照日光流渊。

楼上骚人多古意,坐忘朝市无穷事。

谁道武昌岸下鱼,不如建业城边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先写所赠之人的清誉与经历;再写所赠之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景物特征;用其雄壮高伟来开慰鼓励好友。全诗沉稳朴实,中规中矩。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公择时知鄂州

李公择当时在鄂州做知州

前年见君(1)之浦,东风吹(1)沙如雾。

前年我们相逢于黄河边,河上的风大吹得黄沙满面。

北潭杨柳(2)知春,樽酒相携终日语。

这北方水潭边的柳树,勉强露出了一点春意,我们酣饮终日话儿说不完。

君家东南(3)风气清,谪官河壖(4)不称情。

何等清新,你家那东南水乡的风景,这千年浊水漫天黄沙,怎能教你称心?

一麾(5)夏口(6)亦何有,高楼黄鹤慰平生。

旌麾一挥,来到这千古名楼,东望夏口,江水渺茫,多少功业事;如梦如烟。只想那高蹈仙客,足以慰情无限。

荆江(7)洞庭春浪起,汉沔(8)初来入江水。

无限春色正远远从荆江、从洞庭,煦煦而来,汉水、沔水,在此欢然与大江拥抱。

岸头南北不相知,惟见风涛涌天地。

何等壮阔,眼前风涛遮蔽了整个天地!

巫峡潇湘万里船,中流鼓楫四茫然。

从巫峡、潇湘,万里而来的帆船,茫然面对这个浩淼的世界。

高城枕山望如带,华榱(9)照日光流渊。

回看远处的高高的城郭,依偎于山峦,如轻带蜿蜒。金色阳光,此刻正流动在楼檐楹柱。

楼上骚人(10)多古意,坐忘朝市无穷事。

多少古今诗人,在这里忘掉了一切忧烦。

谁道武昌岸下鱼,不如建业城边水(11)

谁说武昌岸下的鱼,不如建业城边的水呀!

注释

(1)河:黄河。

(2)强:勉强。

(3)君家东南:李公择为江西建昌人。

(4)谪官河壖:神宗熙宁三年(1070),李常被贬通判滑州。河壖(ruán),河边地。《史记·河渠书》:“故尽河弃地。”裴骃集解引韦昭注:“壖,……谓缘河边地也。”河壖一词,在此含轻贱意味。

(5)一麾:一面旌麾,旧时作为出为外任官的代称。此句指熙宁四年(1071)李常复官出任鄂州守。

(6)夏口:今湖北汉口。当水入江之口,与武昌隔江相对。夏口有古战场含义。一麾与夏口连语,即功名不足道之义。《晋书》:“吴孙皓徙都武昌,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武昌鱼。’”此反用旧典。

(7)荆江:长江自湖北枝江至湖南岳阳城陵矶段的别称。

(8)汉沔:汉水。汉水的一段流经沔县南,遂称沔水。

(9)华榱:雕画的屋椽。

(10)楼上骚人:登楼的文士、诗人多古意:多发思古幽情。

(11)谁道武昌岸下鱼,不如建业城边水:一反“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之意而用之,称赞武昌是个好地方。

创作背景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此诗题注“公择时知鄂州”,可知此诗作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李公择是苏辙的挚友,据诗意李公择贬官至夏口(今汉口),作者以诗赠之。

文学赏析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此诗是赠诗,全诗分四层。

第一层四句,记述两人深厚的情谊。在京城(北宋首都开封临黄河汴河,故谓“河之浦“)交往频繁,黄河之滨春天的风儿依然很猛,吹得沙尘滚滚。俩人经常谈古论今,终日不倦,杯盘狼藉酣饮而归。“樽酒相携终日语”,只一句就把志同道合的形象勾勒得如在目前。

第二层也是四句,写李公择贬官到了夏口,河壖指城郭旁或河边的空地。汉代制度,郡太守一车两幡,幡即旌麾之类。杜牧七言绝《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有“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句,是说在京城闲得无聊,所以手持旌麾远去江海散散心,实际上是将去吴兴作地方官。吴兴距海不远故云。苏辙为了宽慰好友,委婉地说李公择是自己主动想要离开京城而去湖广,以黄鹤楼的历历晴川萋萋芳草使对方缓解愁肠,真可大慰平生了,语言巧妙含蓄不触及好友的伤心处,看来李公择的贬官也是由于政见,无怪乎这首诗又似苏辙贬至夏口的嘲讽之作,推己及人是也。

第三层八句,极力描摹汉沔一带的风物,非常雄浑苍莽。长江流至荆州一段曲折回环称荆江,洞庭将湖广割南北,江和湖的春潮涌来卷起千堆雪花。汉水即沔水,是长江的支流,郡邑浮前波澜动远,南接潇湘西连三峡,难怪被后人称为“九通衢”。驾一叶扁舟,行到中流击楫高歌,倒也可以暂时忘记以往的心事。夏口位于长江北岸,极目远眺,高城如带。李公择虽然贬职地方,待遇还应不菲太阳光照耀下的华堂广厦虽则流光溢彩,但其奈内心愤懑。

最后一层四句,希望李公择向前看,难道名扬天下的武昌鱼不如南京的水,武昌鱼堆盘脍雪,腹肥肉嫩,既可以佐酒亦可以果腹,而水进入胃不到十分钟就会排空。当然这里是用的类比法。意思是尽管在黄鹤底屈心抑志,也不一定比朝廷上的那些勾心斗角差。

作者简介

苏辙

苏辙

北宋官员、文学家、思想家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散文家,哲宗元祐年间参加过治河争论,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对者。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