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窗》是清代思想家魏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二句选取“少”、“老”两种人对待鸡啼声的不同表现,形象地概括了当时不同人的处世态度;后二句笔锋一转,由对个人的微观审视而引申到对社会、历史的宏观思考,向读者展示了一部人类的历史。全诗举重若轻,寓庄于谐,以小见大,深刻地阐明了“时不我待”、“稍纵即逝”的道理。
少(1)闻(2)鸡声(3)眠(4),老听鸡声(3)起。
少年贪玩,半夜鸡叫才睡,老年惜时,凌晨闻鸡即起。
千古(6)万代人,消磨(7)数声里。
遥想千秋万代贤士、庸人,一生都在鸡的鸣声中磨去。
(1)少:少年。
(2)闻:听。
(3)鸡声:指晚上鸡鸣的声音。
(4)眠:睡。
(5)老听鸡声起:用“闻鸡起舞”之典。老,老年。
(6)千古:长远的年代。
(7)消磨:意志与精力逐渐消失,或度过岁月。
《晓窗》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某天拂晓时,窗前的鸡鸣声让诗人联想不断、感慨万分,诗人于是创作此诗,借以抒发其对年华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