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首·其一

杜甫 〔唐代〕 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清明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七言排律,是一组触景伤情、感慨入怀的作品。第一首诗写的是诗人清明初到长的所见和所感。诗人见物感兴,叙写自己的悲惨遭遇,最后以高洁自守的志向收尾。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朝来新火(2)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3)

早起匆匆赶路,天气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荡漾在湖水之上。

绣羽(4)衔花他自得,红颜(5)骑竹我无缘。

飞鸟在天上自在飞翔,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只是这般天真无虑的时光却是与我无缘了。

(6)童结束还难有(7),楚女腰肢亦可怜。

少数名族儿童的独特的服饰已经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纤细,惹人怜惜。

不见定王(8)城旧处,长怀(9)贾傅(10)井依然。

昔日辉煌的定王府已无踪迹,想象着贾谊府中的古井仍是当年模样。

(11)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12)卖卜钱。

虽是只需禁火三日,无奈没有食物烹煮实在辜负了周举的好意了,一直四处奔波,生计却仍无着落。

钟鼎(13)山林(14)各天性,浊醪(15)粗饭任吾年(16)

富足奢侈的生活还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浊酒、粗茶淡饭颐养天年也已足够了。

注释

(1)清明:清明节。

(2)新火:重新点燃炊火。古代有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了清明再重新起火的习俗。

(3)客船:诗人所乘之船。

(4)绣羽:美丽的羽毛,指春天丰美的禽鸟。

(5)红颜:儿童。因为儿童大都面容红润。

(6)胡:胡童结束:少数民族儿童的服装。

(7)难有:偶尔有之。

(8)定王:刘发。据史料记载,汉景帝前二年立皇子刘发为长沙定王,都长沙。

(9)长怀:遐想,悠思。

(10)贾傅:贾谊,因做过长沙王太傅,故称。

(11)沾:润泽。

(12)严君:即严君平,汉蜀郡人。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钱足以自养,则闭肆下帘读老庄,扬雄曾从其游学,称为逸民。

(13)钟鼎:古代祭祀时使用的器具,这里比喻有权势。

(14)山林:平民和隐者的居住之地,比喻普通人。

(15)浊醪:浊酒。

(16)任吾年:消磨自己剩余的岁月。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六月,杜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离开朝延,开始最后十余年的飘泊生涯,直到公元770年(大历五年)病死于洞庭舟中。《清明二首》写于公元769年(大历四年)春,当时诗人由岳州南行,拟往衡州依湖南都团练史、衡州刺史韦之晋。

拼音版

qīngmíngèrshǒu··

zhāoláixīnhuǒxīnyānchūnguāngjìngchuán

xiùxiánhuāhóngyánzhúyuán

tóngjiéshùháinányǒuchǔyāozhīlián

jiàndìngwángchéngjiùchùchánghuái怀jiǎjǐngrán

zhānjiāowèihánshíshíyánjūnmàiqián

zhōngdǐngshānlíntiānxìngzhuóláofànrènnián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