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刘柴桑

陶渊明 〔魏晋〕 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酬刘柴桑》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与刘柴桑的唱和诗。诗人在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全诗简短明快,清新淡雅,具有古风特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穷居(1)人用(2),时忘四运(3)(4)

偏僻的居处少有人事应酬之类的琐事,有时竟忘记了一年四季的轮回变化。

门庭(5)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禁发出感叹,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北墙下新生的冬葵生长得郁郁葱葱,田地里将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黄饱满。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

(6)童弱(7),良日登远游(8)

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乘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

注释

(1)穷居:偏僻之住处。

(2)人用:人事应酬。

(3)四运:四时运行。

(4)周:周而复始,循环。

(5)门庭:闾里内的院落。门,原作「榈」,底本校曰「一作『门』」,今从之。

(6)室:妻室。

(7)童弱:子侄等。

(8)登远游:实现远游。

创作背景

《酬刘柴桑》作于东晋义熙十年(414年)秋天,时陶渊明五十岁。这年秋天,刘柴桑下庐山来拜访陶渊明,相互作诗和唱,陶渊明于是作下《酬刘柴桑》。

拼音版

chóuliúcháisāng

qióngguǎrényòngshíwàngyùnzhōu

méntíngduōluòkǎiránzhīqiū

xīnkuíběiyǒujiāsuìyǎngnánchóu

jīnwèizhīyǒuláisuì

mìngshìxiétóngruòliángdēngyuǎnyóu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