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傅惟肖

萧德藻 〔宋代〕 萧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次韵傅惟肖》是南宋诗人萧德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诗人次友人傅惟肖原韵的答赠之作。这首诗以蟋蟀“唤秋”起兴,前半就和诗推迟致歉,后半抒写辞官归隐情怀,表达诗人对未能早归山林的自责往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有苦闷也有幽默,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2)间。

竹丛下面的蟋酒简直太爱做多余的事了,它们的声声鸣唤把秋天引领到了这篱笆中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3)

从大热的夏天到现在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我却还没能写首像样的诗歌,这怎么好意思。

肝肠(4)与世苦相反,岩壑(5)人不早还。

我的性格和这个世界的规则正好相反,山岩沟壑总在嗔怪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6)青山。

我多么希望在这仲秋八月放船如飞地远远离去,细数芦花丛外的座座青山。

注释

(1)傅惟肖:南安(今属福建)人,是萧德藻友人。曾知清江县(今属江西),有善政。

(2)篱落:篱笆。

(3)若为颜:如何有脸面,犹难为情。颜,颜面。

(4)肝肠:指思想、性情。

(5)嗔:嗔怪、责怪。

(6)数:数算、查点。

创作背景

《次韵傅惟肖》这首诗可能作于诗人任乌程(今属浙江)县令时。傅惟肖曾知清江县,是一个颇能同情民生疾苦的良吏。从诗的内容可知,傅惟肖在“暑天”作诗,要求诗人“次韵”,然而诗人没有立刻作诗以答,于是欠下“诗债”。如今已到秋天,若还不还债,便难为情了,故提笔作此诗。

拼音版

yùnwéixiào

zhúgēnshuàitàiduōshìhuànqiūláiluòjiān

yòuguòshǔtiānjiǔwèichángshīzhàiruòwèiyán

gānchángshìxiāngfǎnyánchēnrénzǎohái

yuèfàngchuánfēiyànghuācóngwàishùqīngshān

作者简介

萧德藻

萧德藻

南宋诗人

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曾从曾几学诗,为姜夔之师。著有《千岩择稿》七卷,死后由杨万里作序刊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