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遇风》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说自己贬谪南方不似屈原那样悲伤,次句写不悲伤的原因是对未来有信心,第三句引入风的描写,第四句写诗人欲施展政治抱负为国为民。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抒情感人至深,简洁明快,蕴涵深远。
南来不作楚臣(1)悲,重入修门(2)自有期(3)。
当初我南贬永州,并未像楚臣屈原那样悲痛欲绝,那是因为我相信,自己终会有再返长安的一天。
为报(4)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5)。
在春风中行进在汨罗江上,告知江水就不要兴风作浪了,那不仅耽误行程,也辜负这清明的时代。
(1)楚臣:指屈原。《五百家注》引韩醇曰:“屈原投汨罗而死。公方召回,故云‘不作楚臣悲’。”
(2)修门:此借指长安城门。
(3)期:时间。
(4)报:告诉。为报……道,等于说“对……说道”。
(5)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古人认为太平时代海晏河清,所以说“枉”。
柳宗元三十三岁时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而贬为永州司马(今湖南零陵),在永州司马这个闲职上任满十年,期间一同遭贬的八司马已故去三位,唯有韩泰被起用。元和十五年(815)正月柳宗元接到召赴长安的诏书,立即启程北归,舟行途中经汨罗江遇风而作《汨罗遇风》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