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赵可 〔金代〕 赵可

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翠色有无眉淡扫。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是宋代词人赵可所作的词,词人在重阳节后,登高饮酒,面对深秋傍晚的景色,排遣思乡怀人的愁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秋山晚景图,青嶂、霜林、斜阳、流水点缀其间,让人无限神往。从高楼眺望,有咫尺千里之势。抒发了若隐若现的乡思,流露了解甲归田的思想,清丽卓然,使全词形成了一种高旷中略带沉郁的格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霜树重重青嶂(1)小,高栋飞云(2),正在霜林(3)九日(4)黄花(5)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6)老。

霜树重重叠叠远山显得越来越小,流动的云团高高的楼阁仿佛就在林梢之上,九月九日重阳节刚刚过去。一杯菊花酒聊以自慰衰老的容颜。

翠色有无(7)眉淡扫(8)。身在西山(9),却爱东山(10)好。流水极天横晚照(11)酒阑(12)望断西河(13)道。

翠绿山色若有若无就像淡扫的眉黛。而今虽在西山却喜爱归隐东山。流水连天夕阳横照于水里,酒尽高楼眺望那通往家乡的西河道风光。

注释

(1)青嶂:青色的山峦。

(2)高栋飞云: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朝飞南浦云。”

(3)杪:一般指树枝的细梢。

(4)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5)黄花:菊花。

(6)秋容:衰老的容颜。韩琦《九日小阁》:“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7)翠色有无:山色迷濛,若隐若现。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本句由此化用而来。

(8)眉淡扫:山如美人未施铅华的眉毛。古人以山喻眉,后亦有以眉喻山者,如李商隐《代赠》:“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此处又化用张祐《集灵台》诗语:“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9)西山:北京西部山地的统称,南起拒马河,北至南口附近的关沟,属太行山脉。

(10)东山:指东晋谢安隐居的东山,后人以“东山之志”、“高卧东山”指隐居。此指向往隐逸生活。

(11)晚照:杜甫《秋野》:“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12)酒阑:酒宴将尽。

(13)西河:战国时魏地,一般指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左右地带,此指山西。

创作背景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无从得知。该词当为重阳节后词人登燕京(今北京)西山而作。词中说“九日黄花才过了”,而登高饮酒的目的,从“一尊聊慰秋容老”来看,似乎是为了抚慰秋光,但词的收尾句“酒阑望断西河道”,却透露了词人的真实心理,因重阳节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似乎还萦绕心头,只不过不愿对人倾诉而已,所以为了排遣思乡怀人的苦闷,而作下该词。

拼音版

fèng··shuāngshùchóngchóngqīngzhàngxiǎo

shuāngshùchóngchóngqīngzhàngxiǎogāodòngfēiyúnzhèngzàishuānglínmiǎojiǔhuánghuācáiguòliǎozūnliáowèiqiūrónglǎo

cuìyǒuméidànsǎoshēnzài西shānquèàidōngshānhǎoliúshuǐtiānhéngwǎnzhàojiǔlánwàngduàn西dào

作者简介

赵可

赵可

金代诗人

赵可(?—1189),字献之,号玉峰散人,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登进士第,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以翰林待制出使高丽。归国后,累官至翰林直学士。少轻俊,文章健捷,博学高才,卓荦不羁。诗词俱工,有声场屋间、其词内容较为广泛。入翰林后,一时诏诰多出其手,典雅工丽,为人推服,《大金得胜陀颂碑》碑文即出自其手笔。元好问称其“风流有文采。诗、乐府皆传于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