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腊夜》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作者到了桂州第二年的岁暮写的,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前六句由时间的推移,写从深夜难寐、无法入睡到恍惚成眠、梦里思家再到清晓梦断、痴望灯花的过程;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3)。
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万里长路狭。
雪声偏傍(4)竹,寒梦不离家。
雪花飒飒作响偏落竹林旁,凄寒之夜几番梦回总关家。
晓角(5)分(6)残漏(7),孤灯落碎花(8)。
破晓的号角替代残夜漏声,孤灯将要燃尽掉落碎芯花。
二年随骠骑(9),辛苦向天涯。
这两年离家在外跟随骠骑,艰辛劳苦岁暮还滞留天涯。
(1)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
(2)腊夜:除夕之夜。
(3)赊:遥远。
(4)傍:靠。这里指雪花飘落。
(5)角:号角。
(6)分:区分。
(7)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
(8)碎花:喻指灯花。
(9)骠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
戎昱在唐代宗广德至大历(763—779)年间,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瓘幕下任职,大历后期宦游到桂州(州治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桂州腊夜》这首诗是他到了桂州第二年的岁暮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