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上人茅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巳上人居处的僻静,环境的优美,展示了自然和谐的景象,对巳上人的品格和才学予以赞叹。全诗情感真挚,用典贴切。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在巳公的茅屋下面,可以写出新的诗篇。
枕簟(2)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枕席铺设在树林间,多么幽静;用茶果待客,长时间地把我挽留。
江莲摇白羽,天棘(3)蔓青丝。
江面上的莲花像摇动着的白色羽毛,天门冬延伸着清翠的藤蔓。
空忝(4)许询(5)辈,难酬支遁(6)词。
我徒然忝列在像许询这样的名士中间,巳公则如同高人支遁,精深的议论让我难以酬答。
(1)巳上人:事迹不详。上人,指隐士。
(2)簟:供坐卧用的竹席。
(3)天棘:即天门冬,一种藤蔓植物。
(4)忝:有愧于,谦辞。
(5)许询:东晋人,好游山水,通佛学,曾与东晋佛学者支遁交游。
(6)支遁:东晋佛学家。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
《巳上人茅斋》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当时杜甫在齐赵间漫游,就地拜访闻名已久的巳上人,了却夙愿,有感而作。陈贻焮《杜甫评传》则认为此诗可能是杜甫在开元二十九年居住在陆浑山庄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