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病眼少眠非守岁(1),老心多感又临春。

双眼多病,彻夜难眠,并非是为了守岁;人心老了容易感伤,更何况又临近春节(天)。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2)六十人。

灯火燃烧殆尽、天亮后,我便是六十岁的人了。

注释

(1)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2)平头:用在数字前面、表示整数。

拼音版

chú

bìngyǎnshǎomiánfēishǒusuìlǎoxīnduōgǎnyòulínchūn

huǒxiāodēngjǐntiānmínghòubiàn便shìpíngtóuliùshírén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