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词二首·其一

顾贞观 〔清代〕 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金缕曲词二首》是清代文学家顾贞观为求纳兰性德搭救好友吴兆骞创作的组词作品。第一首重在写吴兆骞的苦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1)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2)悠悠(3)慰藉(4),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5)魑魅搏人(6)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7),冰与雪,周旋久。

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首以前令人悲愤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昔日朋友形同陌生的路人,又有谁安慰你?你母老家贫子幼,早记不起杯酒相娱的时侯。魑魅搏人的事应该可空见惯,正直人却总是输在覆雨翻云的小人之手。我们与寒冷的冰雪,打交道已经很久很久。

泪痕莫滴牛衣(8)透,数天涯,依然骨肉(9),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10)苦寒难受(11)廿载包胥承一诺(12)盼乌头马角终相救(13)。置此(14),君怀袖。

劝你不要让泪水把牛衣滴透。请你数一数天下的戍边人,仍旧和家人团聚二堂的,又有几家?比起早已冤死的红颜薄命人,更不如你如今生命还有。只是在那极远的边塞,四季冰雪的苦寒难受。你在边塞已经二十年,·我要像申包胥那样实现诺言,像燕丹盼归使乌头白马生角样,一定把你营救。我就以这首词代替书信,请你妥善保存不要忧愁。

注释

(1)季子: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号延陵季子,素有贤名。后常称姓吴的人为“季子”。这里代指吴兆骞。

(2)行路:过路人。

(3)悠悠:关系很远,不相关。

(4)慰藉:安慰之意。

(5)杯酒:即杯酒言欢的缩语。

(6)魑魅搏人:魑魅,传说里的山林妖怪。搏人,打人,抓人。据吴兆骞子吴振臣在《秋笳集》的跋中说,吴兆骞“为仇家所中,遂遣戍宁古。”

(7)覆雨翻云手: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陷害好人的阴毒小人。

(8)牛衣:乱麻编制的给牛保暖的披盖物。据《汉书·王章传》载,王章贫困的时侯,曾与妻子卧于牛衣上对泣。

(9)数天涯,依然骨肉:吴兆骞被遣戍边,其妻至戍所相陪十余年,生有一子四女。

(10)绝塞:极远的边塞。

(11)苦寒难受:吴兆骞《秋笳集》卷八《与计甫草书》中有:“塞外苦寒,四时冰雪。”

(12)廿载包胥承一诺:廿载,二十年。从1657年吴兆骞被遣戍宁古塔,到作者1676年写这首词,正好二十年。包胥承一诺,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春秋时,楚国大夫包胥立誓要保全楚国,后果然如愿。

(13)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史记·刺客列传》索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燕太子丹仰天长叹,上感于天,果然乌头变白,马也生角。

(14)札:信札,书信。

创作背景

康熙十五年(1675年)冬,作者离居北京千佛寺,于冰雪中感念良友的惨苦无告,为之作《金缕曲》二首寄之以代书信。纳兰性德读过这两首词,泪下数行,说:“河粱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当即担保援救兆骞。后经纳兰父子的营救,吴兆骞终于在五年之后获赎还乡。

拼音版

jīnèrshǒu··

píngānfǒubiàn便guīláipíngshēngwànshìkānhuíshǒuxíngyōuyōushuíwèijièlǎojiāpínyòucóngqiánbēijiǔchīmèirényīngjiànguànzǒngshūfānyúnshǒubīngxuězhōuxuánjiǔ

lèihénniútòushǔtiānránròujiānénggòushìhóngyánduōmìnggèngjīnháiyǒuzhǐjuésàihánnánshòuniàn廿zǎibāochéngnuòpàntóujiǎozhōngxiāngjiùzhìzhájūnhuái怀xiù

作者简介

顾贞观

顾贞观

清代文学家

顾贞观(1637—1714),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官内阁中书。曾馆纳兰明珠家,与其子纳兰性德交契。工诗,上追韦应物、柳宗元。词尤为所擅,其词有传至朝鲜者。有《弹指词》二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