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服

夏完淳 〔明代〕 夏完淳

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

莲花剑淬胡霜重,柳叶衣轻汉月秋。

励志鸡鸣思击楫,惊心鱼服愧同舟。

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秦庭矢报仇!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鱼服》是明代爱国主义诗人夏完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诗人随陈子龙起兵抗清的豪情壮志;颔联描写了抗清的军旅生活;颈联诗人用祖逖之典故来激励自己;尾联诗人以申包胥自况,表明其不复明室不甘休的坚定决心。全诗语言华美,气势昂扬,洋溢着一个少年英雄的爱国思想与文学才气。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投笔(1)新从定远侯(2)登坛(3)誓饮月氏(4)头。

扔掉笔杆,跟随新的主将去战斗,登坛歃血,誓把敌酋的头拿来装酒。

莲花剑(5)(6)胡霜重(7)柳叶(8)衣轻汉月秋。

莲花宝剑蒙上北地层层寒冷的浓霜,秋空凉月照着柳叶般的轻装精神抖擞。

励志鸡鸣思击楫(9),惊心鱼服愧同舟。

我立志要做舞剑击楫的祖逖,收复中原。身披戎装,惟恐有负风雨同舟的战友。

一身湖海茫茫恨,缟素(10)秦庭(11)(12)报仇!

我湖海为家,怀着满腔无边的仇恨,全身缟素向友军乞援,誓必报此冤仇!

注释

(1)投笔:即投笔从戎。

(2)定远侯:班超《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后出使西域有功,封定远侯。”此喻指陈子龙。

(3)登坛:登坛拜将指聚兵起义。

(4)月氏:月支(zhī),又作月氏,古西域国《史记·大宛列传》:“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此以月氏喻清军,表示自己杀敌的决心。

(5)莲花剑:宝剑。《吴越春秋》载:薛烛能鉴别宝剑曾经赞美欧冶子铸造的宝剑,形容为:“沉沉如芙蓉始出于湖。”

(6)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刚。

(7)胡霜重:胡地霜重,喻清兵凶悍势大。

(8)柳叶:锁子甲上的柳叶甲片。

(9)励志鸡鸣思击楫:《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又“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10)缟素:白色丧服。

(11)秦庭:据《左传》:春秋时吴师破楚都,楚申包胥入秦请求出兵援救,哭于秦庭七日夜,秦终出兵,大败军。

(12)矢:发誓。

创作背景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南明弘光王朝土崩瓦解。夏完淳父子投身抗清斗争,联络威虏伯吴志葵的水师进攻已被清军占领的苏州,但不久即被击溃,夏允彝自沉死。《鱼服》此诗当作于初入吴志葵军时。

拼音版

tóuxīncóngdìngyuǎnhóudēngtánshìyǐnyuèzhītóu

liánhuājiàncuìshuāngzhòngliǔqīnghànyuèqiū

zhìmíngjīngxīnkuìtóngzhōu

shēnhǎimángmánghèngǎoqíntíngshǐbàochóu

作者简介

夏完淳

夏完淳

明末抗清英雄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十四岁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父败自杀后,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后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书于母与妻,在南京被杀。有《夏完淳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