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鸡》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鸡为喻,前二句谓藩镇割据世袭,足以庇荫子孙,然而贪得无厌,相互争斗,以独占全场为乐。后二句谓鸡的本心不愿迎着风雪报晓,借以比喻藩镇表面上秉承王命,实则无心效忠朝廷。全诗比喻新颖,讽刺巧妙。
稻粱(1)犹足活诸雏(2),妒敌专场(3)好自娱。
稻粱已足够养活你那些小鸡,你还在斗鸡场妒敌自鸣得意。
可要(4)五更惊晓梦(5),不辞(6)风雪为阳乌(7)。
可要五更司晨唱晓叫人早起,不辞风雪为召唤朝阳而喔啼。
(1)稻粱:指鸡饲料。
(2)雏:小鸡。
(3)妒敌专场:指斗鸡彼此敌视,都想斗倒对方,独占全场。
(4)可要:岂要,岂愿。
(5)晓梦:指清晨时的美梦。
(6)辞:避开。
(7)阳乌:传说太阳中有三足鸟,比喻君王。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分裂的局面已经形成,藩镇之祸愈演愈烈。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八月,唐朝廷下令诸道进讨刘稹。在讨叛诸军中,有些人本身就是割据者或半割据者。他们之间矛盾重重,相互猜忌,对朝廷的命令消极应付,行动迟缓。如魏博镇何弘敬曾为刘稹辩解奏雪,且久不出师。武宁节度使李彦佐、忠武节度使王宰等,也都心存私念,逗留观望,迟延不进。《赋得鸡》此篇即是作者目睹如此种种针对上述现象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