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三首·其三

夏完淳 〔明代〕 夏完淳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

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一旅(1)同仇谊,三秋故主怀(2)

旅内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三年里,我一直怀念先帝。

将星沉左辅(3)卿月隐中台(4)

清兵攻克扬州,一颗将星就此陨落。奸臣当政,贤良之士尽皆隐蔽。

东阁(5)(6)宾幕(7)西征(8)愧赋才。

自己能力差,不能胜任义军的参谋,惭愧自己没有像潘岳一般的才能。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此夜明月高挂,响起军号之声,这是为谁而哀鸣?

注释

(1)一旅:《左传·哀公元年》:“有众一旅”注:“五百人为旅”。

(2)三秋故主怀:公元1644年,明思宗在煤山自缢,1646年作者入吴易义军,前后三年整,故称三秋。故主怀,“怀故主”的倒装句。故主,指明思宗。

(3)将星沉左辅:指1645年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死难。将星,古代认为帝王将相都上应天星。左辅,这里指扬州。

(4)卿月隐中台:这里卿月比喻贤臣。中台,星名,三台之一。古代以三台喻三公之位。中台谓司徒,这里指朝廷。此句是指马士英、阮大铖等奸佞当权,朝政败坏,贤良之士尽皆隐蔽。

(5)东阁:语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宾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6)尘:玷污。

(7)宾幕:即幕宾。

(8)西征:潘岳曾作《西征赋》。

创作背景

《即事三首》是作者夏完淳于清顺治二年(1646年)参加吴易抗清义军所作。当时南京已陷入敌手,作者之父夏允彝和其师陈子龙已先后兵败殉国。作者身在义军,面对著旌旗号角,怀着无限愤慨之情,写下了这组诗。

拼音版

shìsānshǒu··sān

tóngchóusānqiūzhǔhuái怀

jiàngxīngchénzuǒqīngyuèyǐnzhōngtái

dōngchénbīn西zhēngkuìcái

yuèmíngjiāqièjīnwèishuíāi

作者简介

夏完淳

夏完淳

明末抗清英雄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十四岁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父败自杀后,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后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书于母与妻,在南京被杀。有《夏完淳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