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

毛文锡 〔五代〕 毛文锡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是晚唐五代词人毛文锡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把湘灵鼓瑟的故事,放到黄陵庙前的斜阳烟水的情景之中,格调别具。全词充满着疏朗古朴的韵味,境界也开阔,一洗花间词的浓厚脂粉气。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1)影挂潇湘(2)黄陵庙(3)侧水茫茫。楚山红树,烟雨隔高唐(4)

斜阳落日送走最后一声蝉鸣,潇湘江面高悬起银色的明月,黄陵庙边的江水卷起阵阵涛声。楚山的红树笼罩在茫茫烟雨里,烟雨隔断了高唐台下的迷梦。

岸泊渔灯风飐碎(5)白蘋(6)远散浓香。灵娥(7)鼓瑟韵清商(8)朱弦(9)凄切,云散碧天长。

江水摇碎岸边渔船的灯影,远处白蘋飘散着浓浓的香风。涛声仿佛湘妃在弹奏凄清的怨曲,那朱红的瑟弦凄切的悲鸣,久久地迥荡在蓝天白云中。

注释

(1)银蟾:月亮。

(2)潇湘:潇水和湘水合称,均在湖南境内。

(3)黄陵庙:即湘妃祠,旧址在今湖南湘潭附近。

(4)高唐:楚国台观名。

(5)风飐碎:指风吹渔灯,灯光或明或暗,点点碎碎。飐:风吹颤动。

(6)白蘋:水中浮草。

(7)灵娥:即湘灵。

(8)韵清商:音调哀怨,是清商怨曲。

(9)朱弦:瑟弦的美称。

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chánshēngjìnluòxiéyáng

chánshēngjìnluòxiéyángyínchányǐngguàxiāoxiānghuánglíngmiàoshuǐmángmángchǔshānhóngshùyāngāotáng

àndēngfēngzhǎnsuìbáipínyuǎnsànnóngxiānglíngéyùnqīngshāngzhūxiánqièyúnsàntiāncháng

作者简介

毛文锡

毛文锡

五代前蜀后蜀时期大臣、词人

毛文锡(?—?),唐末五代词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炯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