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乐天书

元稹 〔唐代〕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得乐天书》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即景即情,意到笔随,首句起得突兀:刚见到江州来的信使,就立刻高兴得流下眼泪,未得信的思念之切与得信的欣慰可以想见。次句写自己异乎寻常的表现使妻子吃惊,女儿啼哭,这一场面很有戏剧性。三、四两句写妻子的忖度和揣想,点出主题。全诗语言自然朴素,因平见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远信(1)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2)

远来的信使刚进门,我就流下眼泪。妻子吃惊女儿哭,探询:这是什么原因?

寻常(3)不省(4)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5)书。

她们猜想:“平常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了书信。”

注释

(1)远信:远方的书信、消息。元稹《哭女樊四十韵》:“解怪还家晚,长将远信呈。”

(2)何如: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

(3)寻常:平常,平时。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4)不省:谓未见过。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诗之二:“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5)江州司马:即白居易。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其诗《琵琶引》云:“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创作背景

《得乐天书》这首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其时元稹与白居易分别在通州与江州任所。相同的命运把两颗心连得更紧,通州与江州之间,常有书信来往,赠送衣物,互相关切。这首《得乐天书》就是其中一次收到白居易的信函时有感而作的一首诗。

拼音版

tiānshū

yuǎnxìnménxiānyǒulèijīngwèn

xúnchángxǐngcéngyīngshìjiāngzhōushū

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

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存诗83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