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光武庙,怀故人刘公景玄
熊耳东原汉故宫,登临犹记往年同。底事爱君诗句好?解道,河山浮动酒杯中。
存没悠悠三十载,谁会,白头孤客坐书空。黄土英雄何处在?须待,醉寻萧寺哭春风。
《定风波·熊耳东原汉故宫》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抒发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下片由怀念故友转而为对时局的忧虑及对一统天下、治国安邦的明君的渴望。全词情真意切,感情深沉。
三乡光武庙,怀故人刘公景玄
重游三乡汉光武庙,怀念已故友人刘景玄。
熊耳(1)东原(2)汉故宫(3),登临犹记往年同(4)。底事(5)爱君诗句好?解道(6),河山浮动酒杯中(7)。
熊耳山东边汉光武庙,往年一起游玩的情景犹在眼前。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句?因爱酒的习性和对山河的阅历才能够写出来。
存没(8)悠悠(9)三十载(10),谁会(11),白头孤客(12)坐书空(13)。黄土英雄(14)何处在?须待,醉寻萧寺(15)哭春风。
人事变迁,时光流去,转眼已是三十年了。除了你,谁能理解我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时的苦闷心境。纵使像汉光武帝一样,如今也不过是一抔黄土。期待中,醉梦里游览到汉光武庙,面对春风而痛哭着。
(1)熊耳:即熊耳山,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和卢氏县东南。
(2)东原:熊耳山之东麓。
(3)汉故宫:即汉光武庙。
(4)登临犹记往年同:回忆兴定元年丁丑(1217)中秋日与刘景玄等友人燕集赋诗事。刘景玄题为《中秋日同辛敬之魏邦彦马伯善麻信之元祐之燕集三乡光武庙诸君有诗昂霄亦继作》:“积甲原头汉闷宫,登临还喜故人同。迢迢万里乾坤眼,凛凛千年草木风。今古消沉诗句里,河山浮动酒杯中。极知胜日须轰饮,更待银盘上海东。”元好问作《秋日载酒光武庙》:“美酒良辰邂逅同,赤眉城北汉王宫。百年星斗归天上,万古旌旗在眼中。草木暗随秋气老,河山长为昔人雄。一杯径醉风云地,莫放银盘上海东。”
(5)底事:何事。
(6)解道:能够写出。
(7)河山浮动酒杯中:指面对山河宴饮抒怀。该句为刘景玄所作《中秋日同辛敬之魏邦彦马伯善麻信之元祐之燕集三乡光武庙诸君有诗昂霄亦继作》中诗句。
(8)存没:生与死,此指沉浮于世。
(9)悠悠:遥远无穷尽。
(10)三十载:指兴定元年丁丑(1217)至蒙古乃马真后三年甲辰(1244)其间相距27年,这里举其整数。
(11)谁会:谁能理解。
(12)白头孤客:词人自称。
(13)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14)黄土英雄: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史称刘秀为中兴之祖。黄土,坟墓。
(15)萧寺:即佛寺。因南朝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故人称佛寺为萧寺。这里指汉光武庙。
《定风波·熊耳东原汉故宫》该词作于蒙古乃马真后三年甲辰(1244)。是年冬,作者为至河南迁其母张太夫人遗骨回山西忻州安葬,而路过洛西,重游三乡光武庙,睹物生情,忆起三十年前与知己燕集赋诗,而今孤身一人至此,不禁悲从中来,故作此词,以兹缅怀。
《定风波·熊耳东原汉故宫》该词上片写来到故地,想起故人故诗引发的感慨。“熊耳东原汉故宫,登临犹记往年同”由登临旧地自然想起旧人。熊耳山上汉光武庙,词人曾经和故交在此登临过。《中州集》刘景玄诗题云:“中秋同辛敬之,魏邦彦、马伯善、麻信之、元裕之燕集三乡光武庙,诸君有诗,昂霄亦继作。”如今故地重游,人已不在,怀念之情顿生。“底事爱君诗句好”,是个反问。“河山浮动酒杯中”是刘景玄当年所作的诗句,只这一句便知:刘景玄是有很大气魄的一个诗人。所以词人元好问会记录下“谈辞如云,四座耸听,噤不得语”(《中州集》)的故事。词人故地重游再到故人的墓前,由诗出发,怀想到昔日的理想,愁绪感怀——自1224年入官以来,词人常常追问自己入官的价值,远离家乡,任职国史馆并不得意,眼看着官场上小人当道,官僚们阳奉阴违,仕途艰难,歧路纵横,心理十分复杂和难言。而少年时的壮志则让人心潮起伏,心绪难平。所以,这里借登临熊耳东原光武庙,回忆年轻时呼朋唤友指点江山的热闹情景,抒发词人对于年少时充满豪情与理想,而今只剩下追忆往事的深沉感慨。
下片由怀念故人转到忧虑时局,抒发词人对能够治国安邦,一统天下的明君的渴望。“存没悠悠三十载,谁会。”写词人自己沉浮于世多少光景了,无人理解自己。悠悠形容遥远不尽,这种时间上独特的感觉是因为人生失意,仅仅三十几岁,就已经厌倦了,所以把时间无限拉长,每天都是那些官样文书,孜孜到老。可是还能够有什么作为。不为无聊之事,无以遣有涯之生。理想破灭的时候是最痛苦的,而这痛苦,又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了结的。“存没”讲的是生与死。这里就是沉浮于世了。这些心事,不知道世上有谁能理解。来到故人的墓前,说给故人听。失意的作者把对于时政的无限失望倾诉出来,但是好像又没有落到真实里,因为悠悠岁月里的悠悠万事是很难说清楚的。“谁会”就体现了这种艰难。对话的艰难,理解沟通的艰难。读古人书,也不一定就能完全理解古人。所以这里的设问隐含着作者内心的苦闷,那就是,谁也不理解!就像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说的“无人会,登临意”。接下来,“白头孤客坐书空”,指词人自己用手指在空中虚画字形。白头孤客是自称。当时作者才三十六岁,不应白头的年龄。所以这么说也隐含了一种失落和悲哀在里面,寂寞孤独的诗人,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落寞了。这里借“书空”的典故说唯有故人才理解词人的苦闷心境。最后充满凄怆地问道,“黄土英雄何处在?”又自问自答曰:“须待,醉寻萧寺哭春风”。到光武庙前,伤当时时世。金朝的中兴也不知道有没有指望。元好问一介儒生,深知带兵打仗不是自己所长,运筹帷幄也不是自己所擅,只是情不自禁心忧国事而已。刘秀那样的英雄早已化为黄土,故人现在在什么地方。追问里充满了对于死者的深情。萧寺是自己与友人昔日游览凭吊的地方。面对春风而痛哭着。是为友人,也是为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