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效江南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两句直接交代了这是描写男女之间约会的诗歌,男女双方分别划着小船在风景优美的湖面上慢慢接近,相邀约会。三四句通过“扫”“开”“裁”“约”等动词,生动地描绘出女子为了在约会时给男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费尽心思地去打扮得漂漂亮亮。诗中运用典故,表达了不要以民间纯朴简单的爱情去羡慕贵家萧鼓琴瑟之乐。
郎船(1)安两桨,侬舸(2)动双桡(3)。
郎君的船和我的画舫都划动着两桨,向对方靠近。
扫黛(4)开宫额(5),裁裙约楚腰(6)。
用黛画眉扫开前额,裁剪裙子约束细腰。
乖期(7)方积思,临酒欲拌娇。
精心打扮既延误了约定的时间又积累了更浓烈的思念,在快醉之前想要不顾一切地撒娇。
莫以采菱(8)唱,欲羡秦台(9)箫(10)。
不要以《采菱曲》那样平淡淳朴的爱情,去羡慕弄玉萧史那样的富贵钟鼓之乐。
(1)郎船:郎君的船。
(2)侬舸:我的画舫。侬:江南方言,你。我(多见于旧诗文)。
(3)桡:桨,楫。
(4)扫黛:画眉;用黛描画。
(5)宫额:古代宫中妇女以黄色涂额作为妆饰,因称妇女的前额为宫额。
(6)楚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因以“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
(7)乖期:不如意的期盼。乖:反常,不顺利。不如意。
(8)采菱:乐府清商曲名。又称《采菱歌》《采菱曲》。
(9)秦台:凤台。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
(10)箫:箫史,即萧史。
《又效江南曲》这是一首相和歌辞,当作于李商隐早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相和歌辞是乐府诗集中的一类,盛行于汉魏时期。以乐府旧曲作新曲,既保留着乐府民歌的质朴,又别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