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冬暮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寖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幽居冬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概括作者一生受挫、晚年困顿的实况,点出幽居题意;颔联以晓鸡和寒鹜自喻,形象地描绘出作者不谙世务、进退两难的处境;颈联照应诗题,并为下一联的抒愤寄慨蓄势;尾联紧应上联,发出内心的呼喊。全诗在艺术风格上别具一格,没有刻意锤炼和精心藻饰,没有组织故实的手法,也没有警策深微、使人猛省或沉思的寓意,却真实具体地表达当时当地的感受与心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羽翼摧残(1)日,郊园(2)寂寞时。

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

晓鸡(3)惊树雪,寒(4)守冰池。

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

急景(5)忽云暮,颓年(6)(7)已衰。

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

如何匡国(8)(9),不与夙心(10)期。

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

注释

(1)羽翼摧残:鸟儿的翅膀被折断。

(2)郊园:城外的园林。

(3)晓鸡:报晓的鸡。

(4)鹜:鸭子。

(5)急景:同“短日”,急驰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时光。忽:一作“倏(shū)”,迅速。

(6)颓年:犹言衰老之年。

(7)寖:渐渐。

(8)匡国:匡正国家。

(9)分:职分。

(10)夙心:平素的心愿。

创作背景

《幽居冬暮》这首诗,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系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认为此诗“词意颓唐,颇近晚境,其殆绝笔也欤?”并引程梦星云:“此乃大中末废罢,居郑州时作。”大中十二年(858年)冬,李商隐罢盐铁推官后,还郑州闲居,细想平生,百感交集,匡国无路,夙愿难期,于是写下这首诗。

拼音版

yōudōng

cuīcánjiāoyuánshí

xiǎojīngshùxuěhánshǒubīngchí

jǐngyúntuíniánjìnshuāi

kuāngguófènxīn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