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仙游观

韩翃 〔唐代〕 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同题仙游观》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景物的艺术再现,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灵和出世之念。首联点明时地,切题“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尾联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必再去寻找“方外”之地了。全诗语言清新,文字秀美,韵律和谐,含蓄隽永,极富情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仙台(1)(2)五城楼(3),风物凄凄宿雨(4)收。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5)近报汉宫秋。

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

疏松影落空坛(6)静,细草香(7)小洞幽。

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

何用别寻方外(8)去,人间亦自有丹丘(9)

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

注释

(1)仙台:高处的观景台。

(2)初:一作“下”。

(3)五城楼:道观的房舍。《史记·封禅书 》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4)宿雨:隔宿的雨。

(5)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6)空坛:与下小洞皆指道观景物。

(7)闲:一作“生”。

(8)方外:尘世以外,《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后引申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9)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拼音版

tóngxiānyóuguàn

xiāntáichūjiànchénglóufēng宿shōu

shānyáoliánqínshùwǎnzhēnshēngjìnbàohàngōngqiū

shūsōngyǐngluòkōngtánjìngcǎoxiāngxiánxiǎodòngyōu

yòngbiéxúnfāngwàirénjiānyǒudānqiū

作者简介

韩翃

韩翃(大历十才子)

唐代诗人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宝应中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初,德宗赏识其《寒食》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