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是北宋诗人刘筠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也是西昆体的代表作。诗人运用巧譬善喻、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描写汉武帝修建仙台最终导致政事荒废的教训,讽刺了当时宋真宗崇信符瑞的错误做法并对其进行告诫。
汉武(1)天台(2)切绛河(3),半涵非雾郁嵯峨(4)。
汉武帝修建的天台切断了天河,半是水气升腾却又不是雾气,天台更显青翠高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5)先成此日歌。
他想像麻姑一样不老,笑看沧海桑田的变化,可是愿望没有实现瓠子口就决堤了,天台求仙成了梦想。
夏鼎(6)几迁空象物,秦桥(7)未就已沉波。
得到失传多年的夏鼎却不再重视霸业,想效仿秦始皇求仙,却和他修石桥一样未建成就沉没大海无法实现。
相如作赋(8)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司马相如作了《大人赋》讽谏来汉武帝,却没有起到效果,徒为天台增加了飘渺的神韵。
(1)汉武:指西汉时期汉武帝。
(2)天台:敬巫祀神的高台,此处指通天台。
(3)绛河:即银河。又称天河、天汉。
(4)嵯峨:形容山高的样子,这里是形容宫殿之高。
(5)瓠子:即河南濮阳瓠子口,曾经黄河决堤处。
(6)夏鼎:即大禹所铸的九鼎,象征九州一统。
(7)秦桥:指秦始皇曾筑跨海求仙的石桥。
(8)相如作赋:相如,司马相如,曾作《大人赋》献于汉武帝。
宋真宗成平、景德年间,知枢密院事王钦若等怂恿真宗崇信符瑞,京师四裔,纷纷附会天象,虚呈祥瑞。于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演绎出天书降临的闹剧。这种弊政引起了一些忠谏之士的不安,刘筠在此次事件之后,创作了《汉武》这篇文章,意在通过汉武帝敬祀鬼神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以批判宋真宗迷信祥瑞的愚昧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