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山苍

韩愈 〔唐代〕 韩愈

条山苍,河水黄。

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冈。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条山苍》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小诗,此诗作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该诗颇似歌谣,通俗上口。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历来受人传诵,写出了苍翠的中条山和滔滔的黄河水,山水相映,雄浑壮丽。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条山(1)(2)河水(3)黄。

苍翠的中条山啊,浪涛滚滚的黄河水。

浪波沄沄(4)去,松柏(5)高冈(6)

你的浪涛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流向远方;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挺立在山冈上。

注释

(1)条山:即中条山,在今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唐朝名山,许多诗人都在此题诗。

(2)苍:深绿色。

(3)河水:黄河之水。

(4)沄沄:形容波浪滔滔。

(5)松柏: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原意。

(6)高冈:山冈,指中条山。首句已见山字,不应复出,故用高。

创作背景

《条山苍》此诗作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时年韩愈19岁。韩愈少年时期刻苦攻读诗书,砥砺志节,蕴育了宏伟远大的胸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他初到河东,游中条山,纵观莽莽苍山,涛涛黄河,情不自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拼音版

tiáoshāncāng

tiáoshāncāngshuǐhuáng

làngyúnyúnsōngbǎizàigāogāng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

唐代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