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山苍》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小诗,此诗作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该诗颇似歌谣,通俗上口。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历来受人传诵,写出了苍翠的中条山和滔滔的黄河水,山水相映,雄浑壮丽。
条山(1)苍(2),河水(3)黄。
苍翠的中条山啊,浪涛滚滚的黄河水。
浪波沄沄(4)去,松柏(5)在高冈(6)。
你的浪涛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流向远方;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挺立在山冈上。
(1)条山:即中条山,在今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唐朝名山,许多诗人都在此题诗。
(2)苍:深绿色。
(3)河水:黄河之水。
(4)沄沄:形容波浪滔滔。
(5)松柏: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原意。
(6)高冈:山冈,指中条山。首句已见山字,不应复出,故用高。
《条山苍》此诗作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时年韩愈19岁。韩愈少年时期刻苦攻读诗书,砥砺志节,蕴育了宏伟远大的胸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他初到河东,游中条山,纵观莽莽苍山,涛涛黄河,情不自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