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谢朓 〔南北朝〕 谢朓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己矣,江上徒离忧。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是南朝齐诗人谢脁在送别友人范云赴零陵郡内史时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前四句从友人将赴之地的古老传说写起;五六句,一写自己立马怅望,二写友人停棹回望,主客双方同样是恋恋不舍;七八两句,一勉励友人政绩日隆,二期望自己受到赏识。末尾两句写万般无奈之情,天地间只剩下这徒劳无益的“离忧”。全诗感情真切凄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遏的悲愤。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洞庭(1)张乐(2)地,潇湘(3)帝子(4)游。

洞庭是轩辕黄帝的作乐之地,潇湘是帝尧二女的出游之乡。

云去苍梧(5)野,水还(6)江汉流。

你像白云飘向那苍梧之野,我像流水流向那遥远东方。

停骖(7)我怅望,辍棹子夷犹(8)

勒住马头我怅然远望,停下船桨你迟疑不航。

广平(9)听方籍,茂陵将见求(10)

你的广平大守的自喻使人慰藉,你的文采将像相如一样得到识赏。

心事(11)俱己矣,江上徒(12)忧。

浩茫的心事都已付诸东流了,大江上留下的只有离别惆怅。

注释

(1)洞庭:山名,又称君山,在洞庭湖中。

(2)张乐:犹言作乐。传说黄帝在此奏《咸池》之乐。

(3)潇湘:水名。湘水至零陵县西与潇水合流,称潇湘。相传帝尧的二女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于湘水。

(4)帝子:即指尧女。洞庭、潇湘都是范云赴零陵经过的地方。

(5)苍梧:山名,即九嶷山。传说舜死于苍梧之野。

(6)水还:零陵的水由江汉金陵东流入海,故云。

(7)停骖:犹言停车。古代驾车用四马,两旁的马为骖。

(8)夷犹:犹豫不前。以上二句言一去一留,临别依恋。

(9)广平:指广平太守郑袤,晋朝人,曾做广平太守,有政绩,为百姓所爱。临去,百姓恋慕涕泣。此句言范将如郑袤在广平,声名藉甚。

(10)茂陵将见求:汉司马相如谢病居茂陵。武帝遣人往求其书,及至,已卒。此句言自己将如司马相如谢病家居,以遗文见求于世。

(11)心事:指上面所说的两人的愿望。

(12)离:同“罹(lí)”,遭。

创作背景

南朝齐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萧赜去世后,王融因企图拥立萧子良被杀。不久,同样也是竟陵八友之一的范云出为零陵内史。谢脁当时刚从荆州(今湖北一带)返京,送别旧友,作了《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这首诗。

拼音版

xīntíngzhǔbiéfànlínglíngyún

dòngtíngzhāngyuèxiāoxiāngyóu

yúncāngshuǐhuánjiānghànliú

tíngcānchàngwàngchuòzhàoyóu

guǎng广píngtīngfāngmàolíngjiāngjiànqiú

xīnshìjiāngshàngyōu

作者简介

谢朓

谢朓

南北朝文学家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