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并序)

陶渊明 〔魏晋〕 陶渊明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其一】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

洋洋平泽,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称心而言,人亦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其三】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时运》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此诗分四章,歌咏了大自然美好的春光,表现了诗人纯化自己的心胸、完美自己的品格,在自然中达到陶然自乐的情形,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因时世的艰难而产生的难以排遣的孤独和惆怅之感。全诗情感丰富深厚,风格平和闲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时运》这首诗,是暮春纪游之作。穿上春天的服装,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和煦的春光;与影为伴独自闲游,内心交织着欣喜与悲慨。

【其一】

其一

迈迈(1)时运,穆穆(2)良朝。

四时运转不停,春日晨光融融。

(3)我春服,薄言东郊(4)

穿上我的春服,前往东郊踏青。

(5)(6),宇(7)(8)

山间云气已尽,天宇横跨彩虹。

有风自南,(9)彼新苗。

南风习习吹来,嫩苗展翅欣迎。

【其二】

其二

洋洋(10)平泽(11)乃漱乃濯(12)

平湖涨满春水,漱洗神情顿清。

邈邈(13)遐景(14)载欣载瞩(15)

眺望远处风景,赏心悦目驰情。

(16)心而言,人亦易足。

此景此情相惬,我心欢畅无穷。

挥兹一觞(17),陶然自乐。

举杯一饮而尽,自得其乐融融。

【其三】

其三

延目(18)中流(19)悠想(20)(21)

放眼湖中清流,遥想曾点沂游。

童冠(22)齐业(23),闲咏以归。

课罢携友远足,归来放开歌喉。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24)

我心爱其闲静,日思夜想同游。

但恨殊世(25),邈不可(26)

只恨今昔异代,遥遥隔世难求。

【其四】

其四

斯晨斯夕(27)(28)息其(29)

平居朝朝暮暮,静守家园之中。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30)

花卉草药分行,树木竹林葱葱。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素琴横卧床上,半壶浊酒尚浓。

(31)(32)莫逮(33),慨独在余。

黄唐盛世难追,我独慨叹无穷。

注释

(1)迈迈:行而复行,此指四时不断运行。

(2)穆穆:和美貌。

(3)袭:衣外加衣。

(4)薄言东郊:全句说到了东郊。薄:迫、近。言:语词。

(5)涤:洗、除。

(6)霭:云翳。

(7)暧:遮蔽。

(8)霄:云气。

(9)翼:名词用作动词。写南风吹拂春苗,宛若使之张开翅膀。

(10)洋洋:水盛大貌。

(11)平泽:浇满水之湖泊。

(12)乃漱乃濯:漱、濯(zhuó),洗涤。

(13)邈邈:远貌。

(14)遐景:远景。

(15)载欣载瞩:此句写诗人眺望远景,心感欣喜。载:语助词。瞩:注视。

(16)称:相适合,符合。

(17)挥兹一觞:意谓举觞饮酒。挥:倾杯饮酒。

(18)延目:放眼远望。

(19)中流:此指平泽之中央。

(20)悠想:一作“悠悠”。

(21)沂:河名,源出山东东南部,即《论语·先进》所说“浴乎沂”之沂水。

(22)童冠:童子与冠者,即未成年者与年满二十者。

(23)齐业:课业完成。齐:同“济”。

(24)我爱其静,寤寐交挥:谓向往曾皙之静,不论日夜都向往不已。静:指儒家所论仁者之性格。《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寤(wù):醒着。寐:睡着。交挥:俱相奋发。

(25)殊世:不同时代。

(26)追:追随。

(27)斯晨斯夕:斯:语助词。晨:早。夕:晚。

(28)言:语助词。

(29)庐:草庐。

(30)翳如:翳然,隐蔽貌。一说茂密的样子。

(31)黄:指黄帝。

(32)唐:指帝尧。

(33)莫逮:未及。逮:及,赶上。

创作背景

《时运》此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当时陶渊明四十岁,正闲居在家乡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他在三月三日出游东郊,想起曾点说过的那一番话,写下了这首纪游的《时运》诗。古代三月三有修褉的风俗,此诗中的“游暮春”“春服既成”“乃漱乃濯”等正与修褉事相合。

就在陶渊明写作《时运》诗的前一年,即元兴二年(403)冬,军阀桓玄篡晋自立,国号楚,并把晋安帝贬为平固王,迁往自己的根据地江州,安置在浔阳。不久另一名军阀刘裕(后来的宋武帝)以复晋为旗帜,起兵讨伐桓玄。元兴三年自春至夏,两军在浔阳一带反复拉锯,战争异常激烈。

拼音版

shíyùnbìng

màimàishíyùnliángzhāo

chūnyándōngjiāo

shānǎiàiwēixiāo

yǒufēngnánxīnmiáo

èr

yángyángpíngnǎishùnǎizhuó

miǎomiǎoxiájǐngzàixīnzàizhǔ

chènxīnéryánrén

huīshāngtáorán

sān

yánzhōngliúyōuxiǎngqīng

tóngguānxiányǒngguī

àijìngmèijiāohuī

dànhènshūshìmiǎozhuī

chényán

huāyàofēnlièlínzhú

qīngqínhéngchuángzhuójiǔbàn

huángtángdàikǎizài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